关于开展河套学院第十八届“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各相关部门、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十七部委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构建五育并举心理育人格局,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契机,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工作,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院决定开展河套学院第十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心光璀璨·共生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24年4月24日—2024年5月31日
三、活动对象
河套学院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具体安排见附件1)
(一)启动仪式暨心理健康游园会
时间:2024年4月24日16:20-18:00
地点:图书馆南广场
参与人员:学院领导、学生工作处、团委、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团学科、心育部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及参与活动的师生
(二)心理成长系列活动
(三)教师心理关爱服务
(四)心心相近·温暖同行——“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
(五)共建活动——跨界联动·心手相牵
(六)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五、活动要求
1.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各院系要精心设计方案,分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人群(教师、学生、家长)推送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2.持续宣传,营造氛围。各院系要以心理图书思维导图、心理手抄报、心理漫画等形式布置教学楼宣传栏,每班级宣传栏至少布置一副心理科普知识宣传海报(尺寸:8开)。在每次活动过程中,及时在本系网页、公众号等平台对活动进展进行实时跟踪报道,广泛宣传活动的亮点与成效,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师生共建,注重实效。各院系指派一名活动总负责人,调动院系辅导站的力量,加强过程监督与反馈,及时优化活动细节,确保活动高质量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4.材料报送。各系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保存,活动结束后各院系要提交活动总结相关材料,请各院系于6月6日前提交以下材料:
(1)院系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总结中包含活动照片3-5张)各1份;
(2)心育干部培训的过程照片;
(3)心理知识宣讲竞赛初赛的参赛视频;
(4)各项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附件3)。
请各系按时提交,后续会在“河院学工”公众号推送相关活动图文及视频,进行二次宣传。所有材料的电子文档统一打包发送至邮箱:htxy5552@163.com,注明“XX系525活动材料”,525院系活动总结纸质版加盖公章交至行政楼B-103。
联系人:陈萱。联系电话:18047809909。
附件:
1. 河套学院第十八届“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2.XX系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总结模板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4.心理知识宣讲竞赛评分细则
河套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5年4月21日
附件1
河套学院第十八届“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节,“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家“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心理咨询中心拟开展河套学院第十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一、启动仪式暨心理健康游园会
时间:2024年4月24日16:20-18:00
地点:图书馆南广场
参与人员:学院领导、学生工作处、团委、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团学科、心育部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及参与活动的师生
各系活动:
序号 |
院系 |
活动名称 |
活动简介 |
1 |
农学系 |
报纸领地争夺战 |
将一张报纸铺在地上,所有人员需全部站在报纸上,不能超出报纸的边缘。随着游戏的进行,每20秒报纸会不断对折,要求团队成员在越来越小的报纸上保持平衡。最后,能够坚持在最小报纸上站立时间最长的团队获胜。 |
2 |
汉语言文学系 |
趣味运动 |
1.撕名牌:参与者背后粘贴名牌,互相撕名牌,同时可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对名牌施加技能,便于撕取。2.两人三足(可多人):在普通两人三足的基础上,在路程之中设立关卡,回答问题,得到奖品及其他加持。 |
3 |
教育系 |
解压调色盘 |
回想令自己感到有压力的事情 怎么处理这个压力 然后把这个压力画下来 贴在解压墙上 |
4 |
体育系 |
旱地龙 |
团队合作,骑在旱地龙上跑到终点,根据冲线时间长短决出一二三名 |
5 |
数学与计算机系 |
故事换花 |
在准备的便签纸上写下你的故事、心事、感悟、心情等,张贴在我们准备的展板上。即可获得一支浪漫鲜花 |
6 |
艺术系 |
音浪猜猜乐 |
听歌识曲:大家分组或个人参与,播放经典或热门歌曲片段,参与者抢答歌名,猜对得分,答错扣分或不扣分 |
7 |
机电工程系 |
你来比划,我能模仿 |
挑战机器人!由机器人随机做出不同的动作,大家一起来模仿,最后能够完全跟上同学的即为挑战成功者! |
|
8 |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
007 |
第一个人喊"0",同时指另一个人:被指的人立马喊出"0",再指定一个人:第三个人喊"7",同时用手做手枪的动作指向一个人;中枪的人没有任何声音和动作,但中枪者左右两边的人要做投降的动作,同时口中要发出"啊"的声音。出错的人接受惩罚。 |
|
9 |
水利与土木工程系 |
灵活的沙包 |
所有人站成一个大圆圈,一个人站在中圈中间。站在圈中的人拿着沙包向上抛。并同时喊出另一位成员的编号。被喊到编号的成员,要快速进圈接到沙包。接沙包人没有接触掉在地上时,其他人迅速往后跑。捡到沙包的那一瞬间会有哨声响起,所有人停住不能动。接沙包人去砸任意停住的人,被砸中的人淘汰。 |
|
10 |
医学系 |
印“签”物语 |
书签区供大家制作精美的书签; 手印区大家可以用颜料、画笔等按下属于自己的手印,也可以用多个手印组合成创意图形;而标签区大家可以将内心所想写在便利贴上,张贴在报栏上 |
|
11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真假抛球 |
大家先围成一个小圆站立,把手放在身体两侧,由一名成员开始抛沙包,可以随意向某位成员抛掷,被你抛的这个动作"骗"到了,就被淘汰,未接到沙包的也被淘汰。 |
|
12 |
经济管理系 |
智趣心旅 |
活动以抽签形式开展(在抽签卡后增加“心理能量卡”如一句鼓励语或减压小贴士),设置“妙语连珠”(30 秒内用 3 个词语组织积极向上的语句,3 分钟完成 3 句);“321 看这边”(按口令转动头部,与工作人员手势方向不一致且通过 5 轮);“上句接下句·对诗”(1 分钟内接 5 句古诗);“嘴巴手指不一样”(连续 5 次手指表示数字与工作人员说的不同)四个游戏。参与者抽签决定挑战内容并完成。 |
|
13 |
蒙古语言文学系 |
“心灵背夹:信任的力量” |
将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每个小组的成员两两一组,背对背夹住一个气球(可以用手代替气球,双手交叉夹在背后)。每组成员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后返回起点,将“气球”传递给下一组成员。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
|
14 |
心理咨询中心、校心育部 |
颠球挑战 |
8人一组,共同使用大鼓颠排球,1分钟内连续颠球数量多的队伍获胜,获胜队伍成员可获得奖品。 |
|
“幸福泡泡”签名站 |
在透明的“幸福墙”上按主题书写记录下自己的幸福事件。 |
|
守护小狗制作领取 |
用折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狗形象,并给小狗取个名字 |
|
二、心理成长系列活动
1.心绎万象·剧说成长——心理剧大赛决赛
时间:4月28日16:20-18:30
地点:5号楼报告厅
承办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参赛剧目:
1. 数学系《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
2. 汉语系 《会晤未来的自己》
3. 教育系 《剧说“为你好”》
4. 化学系《小草的奇妙之旅》
5. 经管系《星火》
6. 医学系《新.生》
7. 农学系《追光者》
各参赛剧目依次表演,由评委现场评分,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最佳剧本奖1名、最佳表演奖1名,活动结束后颁发证书。
2.科普同行—— 心理知识宣讲比赛
初赛时间:4月28日-5月20日
决赛时间:5月25日
活动内容:参赛的宣讲人自选一个主题,聚焦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心理学效应、睡眠知识、科学用脑、学习心理调适等,用5分钟讲解一个心理健康相关的小知识,可借助PPT、视频、AI等手段辅助。
初赛由各系自行组织并推选一名宣讲人参加决赛,由评委按照《心理知识宣讲竞赛评分细则》(详见附件1)现场打分,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奖。
3.“每日心能量”21天线上打卡
时间:5月1日5月31日
活动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河院学工”每日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情绪培养小游戏,参与者需登录“鹅打卡”小程序完成阅读和积极情绪培养小游戏打卡,在活动期内累计打卡21天可获积分(详情见到梦空间)。
4.TED大讲堂
主题一: 谈一场美好的恋爱
主讲人:韦海燕
时间: 4月25日16:20-17:30
详情见到梦空间
主题二: 小空间里的大和谐
主讲人:蔡彦婕
时间: 5月13日16:20-17:30
详情见到梦空间
5.心理电影展映
活动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二楼团体活动室
放映时间:
5月10日下午3:30-6:00 《照明商店》
5月18日下午3:30-6:00 《小小的我》
5月25日下午3:30-6:00 《明天会好的》
6.心理知识竞赛
活动时间:5月7日-25日
参与方式:参赛学生关注微信公众号“爱力师”,于2025年5月7日10:00至2025年5月18日24:00,点击菜单栏“赛前模拟”,选择自己所在学校并使用手机号注册,即可进入首页进行赛前模拟竞赛,为参赛做准备。心理知识竞赛答题开放时间为2025年5月19日10:00至2025年5月25日24:00,逾期不得进入活动。
成绩公示:2025年5月31日中午12:00,大赛主办方将在微信公众号“爱力师”公示全部参与学校学生排名,并在奖项评定后,统一把证书快递至学校。
7.校心育部朋辈心理支持活动
(1)“心光”集市
活动内容:参与者将自己闲置的书籍、衣物、电子产品、桌游项目等带到集市上设立摊位,为在校生提供闲置物品交换和人际互动的平台,增强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社交圈子,丰富课余生活。
详情见到梦空间
(2)“墨香书信 解心之忧”书信活动
时间:5月10日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二楼团体活动室
活动内容:参与者以书信方式写下自己的烦恼和困惑,由心育部同学整理并回复,帮助参与者从他人的经验和建议中获取解决自身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缓解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健康。
(3)心能量DIY工坊
时间:5月17日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参与者通过简单而有趣的DIY创作(包括能量瓶、感恩手账、黏土雕塑),在专注与创造的过程中释放压力、唤醒内在活力。
三、教师心理关爱服务
1.曼陀罗绘画疗愈
时间:5月20日上午10:15-11:3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
2.悦心茶话会——亲子关系工作坊
时间:5月21日上午10:15-11:3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团体活动室
活动内容:由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带领,通过游戏、对话和协作活动,围绕亲子话题分享故事和经验,提升参与者的亲子沟通技巧。
参与方式:教师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登记或扫二维码进入群聊接收通知,每场限15人,也可到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室A105或学术交流中心二楼预约室咨询活动详情。

另外,心理咨询中心长期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包含团体沙盘、oh卡体验、放松减压、家庭教育指导、八段锦养生营等,有需要的老师可以个人或组5-8人团体,联系中心安排相关活动。
四、心心相近·温暖同行——“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
1.心光辅导员工作室活动
活动形式:“点亮心光 赋能人生”生命教育团体辅导
时间:5月7日--5月28日16:20-17:50,连续四场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团体辅导室
2.爱阅读社团读书会
时间:5月10日16:00-17:3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二楼博望书屋
主题:减压脑科学
详情见到梦空间
3. 中心与网安“E”站辅导员工作室合作
活动形式:“导员有约”心理沙龙
时间:5月12日15:00-17:00
地点:1号宿舍楼111
4.悦心茶话会
主题:走出内耗——给大脑按下暂停键
主持人:吕珍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团体辅导室
详情见到梦空间
五、共建活动——跨界联动·心手相牵
1.与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活动共建
活动形式:心理健康义诊进校园
活动内容:邀请医院大夫来我校义诊,为师生把脉、做压力测评和睡眠质量检测,发放心理健康宣传册等。
详情见到梦空间
2.与乌兰察布中小学共建
时间:5月20日9:00-11:30
活动对象:乌兰察布市各中小学
活动形式:各中小学根据学龄段实际情况,设计多个心理成长的活动(详情见共建活动方案)。
3.“看见心光”系列活动
时间:5月15日16:20--17:50
活动对象:我院学生、我市残联代表
活动形式:邀请残联代表分享读书心得和励志故事,学生分享感悟与收获,共同赋能。
六、“心育领航·多彩华章”各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心育干部培训。培训主题“心理危机干预”和“谈心谈话技巧”,要求覆盖全体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信息员。
2.心理知识宣讲竞赛初赛。参与者需在5分钟内讲清楚一个心理健康相关的小知识,主题聚焦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心理学效应、睡眠知识、科学用脑、学习心理调适等,可借助PPT、视频、AI等手段辅助。各院系于5月20日前完成选拔,每个系推选1名选手参加全院决赛。
3.其他特色活动。可根据各系专业特点,围绕“五育并举”主题(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美润心、以体强心、以劳健心)组织开展特色心育活动,如心理画外音、心理漫画、心理微视频、趣味运动会、心理剧本杀、心理手作坊、社会实践等。
(注:1、2项为必须开展内容,第3项各院系可以按照自身情况开展1-2项活动)
附件2:
XX系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总结模板
一、活动组织
二、活动开展情况
包括开展的集体和特色活动内容,参与人数,人员安排,经费使用等具体情况
三、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附件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 |
|
活动形式 |
|
活动目的 |
|
活动时间 |
|
参与人数 |
|
负责人 |
|
内容简述 |
|
活动筹备 |
|
执行情况 |
|
活动效果 |
|
活动反思 |
|
附件4:
心理知识宣讲竞赛评分细则
一、基本要求
1.时间限制:每位选手宣讲时间严格控制在4-5分钟内,超时或不足将扣分。
2.主题范围:需围绕心理健康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如沟通技巧、边界感)、自我认知(如自尊、自我效能感)、心理学效应、睡眠知识(如睡眠周期、失眠应对)、科学用脑(如记忆规律、专注力提升)、学习心理调适等。
3.辅助工具:可自由选择PPT、视频、AI生成内容、道具等辅助手段,但需确保内容科学、严谨。
二、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
项目细分 |
分值 |
备注 |
内容科学性 |
知识点准确、权威,引用研究或理论需注明来源(如APA格式)。 避免伪心理学内容(如“左右脑测试”)。 AI生成内容需标注来源(如“Deepseek辅助生成案例”)。 |
30 |
传播错误心理学知识,扣10分/处。 |
逻辑性与条理 |
结构清晰(如“问题引入-理论解释-实际应用”),层次分明。 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 |
20 |
超时或不足,扣5分。 |
实用价值 |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需求,或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
15 |
|
表达效果 |
语言流畅,语速适中,无口头禅。 肢体语言自然,能与观众眼神互动。 |
20 |
全程读稿或PPT文字堆积,扣5分。 |
创意与吸引力 |
表现形式新颖(如互动提问、案例类比)。 辅助工具使用恰当,增强理解。 |
15 |
技术炫技喧宾夺主,扣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