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赵红玫,女,1968年7月生,汉族,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双师型教师。
研究成果:
1.《如何体现教师语言美》发表在《内师大语文学刊》2009年5期;
2.《语音教学方法初探》发表在《内蒙古农大学报》2008年6期;
3.《试论鲁迅小说的比喻》发表在《内师大语文学刊》2009年4期;
4.《如何提高教师语言修养》发表在《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1期
获奖情况:
201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称号。
所授课程:
“教师口语”“普通话培训”“演讲与口才”

基本信息:
赵再岚,女,汉族,副教授,1969年7月生,1986年毕业于巴盟师范学校,1992年内师大本科毕业,2008年获教育硕士学位。
已发表学术论文:
1.《设置情境,调整心态》,《语文学刊》2005第3期
2.《开拓视野,优化心态》,《内蒙古教育》 2006第1期
3.《中学生良好写作心态的培养》,《语文学刊》2006第3期
4.《结合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探究学生良好写作心态的表征》2011.3《中国教育科研论坛》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河套大学优质课教师
所授课程: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

基本信息
张玮,女,汉族,副教授,1970年12月生,199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河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
科研课题
1.参与国家级课题《河套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整体优化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2.自治区级课题《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3.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共8篇。
开设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诗歌赏析”

基本信息:
林海,男,汉族,讲师,生于1972年,200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发表论文:
1.《略论孙悟空“以人为本”救世济人的儒家思想》2007年6月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唐代乐舞诗的艺术美》2009年3月发表于《人力资源管理》
3.《概论魏征的文学思想》2010年3月发表于《河套大学学报》
所授课程:
“古代文学”“唐诗宋词鉴赏”

一、个人简介:
高业,女,汉族,副教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人,毕业于湘潭大学,文学硕士,汉语言文学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诗骚经典作品导读》等课程。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
1.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教育教学论坛》,2020.08。
2.阴山文化研究现状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文学寄寓,《教育教学论坛》,2020.10。
3.高叔嗣诗学观之“因心师古”初探,《牡丹》,2023.9。
4.基于职业分析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路径,《文化学刊》,2024.10
(二)课题
1.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编号:NGJGH2020402,时间:2021.2——2022.6 2.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阴山文化在古代诗歌中的文学寄寓与意象传承研究”,编号:NJSY17394,时间:2017.7—2020.7;
3.主持河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叔嗣诗歌研究”,项目编号HYSY202047,时间2020.7—2023.7。
4.参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西部高校虚拟教研室构建与评估研究”, 编号:NGJGH2021454,时间:2022.2——2023.6,第二参人; 5.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高等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话语变迁与社会功能研究”,2021.1-2023.1,项目编号NJSY21168,第二参与人;
(三)著作
1.《文学欣赏教学研究》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
2.《文学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传播》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4月
三、主要获奖情况:
1.河套学院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2024.07;
2.河套学院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022.06;
3.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2017.6

一、个人简介:
李雪莉,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系党政办公室主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评,所带课程:《<文心雕龙>写作理论与实践》《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二、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
1.《新时期蒙古族诗歌中生态美的展现与传承》,《美与时代》2018年7月。
2.《法古求新 以西汇中——康有为的书法革新思想论析》,《中国书法》2018年12月。
3.《评点式批评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运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7日。
4.《探析王春林的小说叙事批评》,《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2月。
5.《<秦腔>评点:一种传统批评方式的当代运用》,《名作欣赏》2023年9月。
6. 《王蒙的<红楼梦>评点方法:体贴与穿透》,《红楼梦学刊》2024年5月。
(二)主持课题
1.基于事件化方法的文学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院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1年11月。
2.黄河几字弯地区纪实文学中的黄河精神研究,教育厅科研平台开放课题,2022年9月。
3.河套纪实文学中的黄河精神研究,巴彦淖尔市社科联项目,2023年7月。
4.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渗透劳动价值观方法研究,内蒙古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3年8月。
三、主要获奖情况:
1.2022年6月荣获河套学院第五届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
2.2022年12月荣获河套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
3.2023年5月被评为河套学院2022-2023学年“优秀班主任”;
4.2023年7月荣获河套学院第六届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
5.2023年9月被评为河套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6.2023年10月荣获河套学院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
7.2024年9月被评为河套学院优秀教师。
8.2023年《<文心雕龙>导读》获批院级优质课。

基本信息:
沈春鹏,女,汉族,中共党员,2011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讲师。
研究成果:
已发表论文:
1.《蒙古史诗的双从结构分析》,《北方文学》,2010年8月
2.《一乐一悲两结合》,《长安学刊》,2010年8月
所授课程:
“文学理论”“大学语文”等。

一、个人简介:
朱艳茹,女,汉族,内蒙古赤峰市,博士研究生,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
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高等教育;
所带课程:传播学、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舆论学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课题
1.主持2020年度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网络圈群现象与我区舆情疏导机制研究”2.持2020年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主持2021年度教育部产学研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02173001)
4.主持2023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内蒙古中西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与推广研究”
5.主持2023年度巴彦淖尔市社科联项目“非遗保护与传承视角下蒙古部族婚礼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变迁探析”
6.主持2024年度巴彦淖尔市河套文化研究专项课题“黄河几字弯区域巴彦淖尔市非遗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流变研究”
7.主持2022年度“黄河几字弯文化与传播创新研究基地”开放课题一般项目“黄河几字弯区域非遗项目乌拉特蒙古部族婚礼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变迁探析”
(二)发表论文
1.Interoperability of Multimedia Network Public Opinion Knowledge Base Group Based on Multisource Text Mining,Engineering Village,2022.02,EI核心;
2.黄河几字弯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与实践研究,《环球探索》,2023年第8期;
3.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婚礼仪式的调查与研究,《北大荒文化》,2023年第36期;
4.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研究》,2022.05;
5.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路径,《发展教育学》,2022.08
三、主要获奖情况:
1.2018年9月被评为河套学院优秀教师
2.2019年9月被评为河套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3.2020年11月河套学院第三届“微课”比赛一等奖
3.2020年11月河套学院第三届“微课”比赛一等奖
4.2021年4月获巴彦淖尔市事业单位人员嘉奖荣誉
5.2021年5月获河套学院优秀辅导员称号
6.2021年6月河套学院第四届“微课”比赛优秀奖
7.2021年9月被评为河套学院优秀教师
8.2022年3月河套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9.2022年4月河套学院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10.2023年11月获巴彦淖尔市事业单位人员嘉奖荣誉
11.2023年12月获汉语言文学系优秀教师
12.2023年11月获巴彦淖尔市事业单位人员嘉奖荣誉

一、个人简介:
钱聪,女,汉族,内蒙古人,博士,南京大学,研究方向:数字出版与新媒体,所代课程:新闻编辑学、网络新闻学等。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项目
1.2020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与营销渠道研究
2.2021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西部高校虚拟教研室构建与评价研究
3.2019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新闻编辑实践教学案例数据库构建研究
4.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虚拟仿真一流课程主讲人:新闻编辑学
5.2023年主持黄河几字湾传播创新研究基地开放课题:黄河几字弯文化数字化再现与传承研究
6.2015年主持校级课题:河套文化的传播介质研究——以图书与期刊为例
7.2018年主持校级课题:智慧课堂中微课教学模式设计和应用研究以报纸编辑学课程为例
8.2018年主持校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研究以报纸编辑学课程为例
9.2018年主持校级课题:社交媒体环境下内蒙古文化传播研究
10.2020年主持校级课题:“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问题与对策研究
11.2020年主持校级课题:新文科背景下部校共建体系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与实践
(二)部分发表论文
1.NFT在数字出版业应用的动力机制研究.《科技与出版》,CSSCI核心期刊
2. 基于用户多重兴趣漂移特征权重的网络出版物推荐研究.《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CSSCI核心期刊
3.地方优秀文化数字化出版活化路径分析.《出版广角》,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核心
4.短视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展望,《传媒》,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核心
5. 数字出版研究热点及未来展望,《出版广角》,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核心
6. 全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语态变迁与传播策略,《传媒》,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核心
7. 中央厨房的认知误区和完善构建,《青年记者》,北大核心
8.“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对策研究,《传媒论坛》
9.部校共建新闻学专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与实践,《传媒论坛》
10.基于文化符号视角下阴山岩画表情包应用研究,《名作欣赏》
11.“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策略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
12.社交媒体环境下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研究,《名作欣赏》
1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与实践,《科学大众》
14.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Inner Mongolia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2020.0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徐精繁,女,1991年出生,汉族。201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2017年担任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专业专任教师,所教课程为:数字图像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一、个人简介:
闫黎,女,汉族,籍贯内蒙古,教育管理博士学位,讲师,汉语言文学系党政办副主任,新闻教研室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新媒体,讲授《融合新闻学》《新媒体导论》等课程。
二、主要科研成果: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互联网应用对大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新媒介技术环境下互联网应用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主持2020年度河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应用对大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参与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大数据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参与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圈群现象与我区舆情疏导机制研究”等。2018年出版专著《新媒体研究》。
三、主要获奖情况:
1.获得2020年度河套学院“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
2.获得2020年度河套学院优秀工作人员荣誉。
3.获得2020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
4.获得2021年度河套学院“五四”青年表彰优秀班主任。
5.在2020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结果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