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雅韵润校园——河套学院第三届“非遗进校园”传承传播活动
作者: 更新日期:2025/05/07 来源:汉语言文学系 点击数:
晋剧非遗艺术走进河套学院掀起传统文化热潮。2025年4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铸魂载道•传艺育人”第三届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在河套学院艺术系二楼展厅火热展开。本次活动由河套学院主办,艺术系、汉语言文学系共同承办,并得到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巴彦淖尔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民进巴彦淖尔总支、巴彦淖尔市文联、巴彦淖尔市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巴彦淖尔市美术馆、巴彦淖尔市戏剧曲艺家协会梨园剧社、巴彦淖尔市北疆文化研究院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以“沉浸式传承,创新性发展”为核心,通过展演研创的多维育人模式,让晋剧这一古老非遗艺术在青年学子心中绽放新光彩。

活动现场精心打造六大主题单元,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晋剧文化长卷。传统剧目展区陈列着珍贵的戏服、头饰,金丝银线绣就的蟒袍、流光溢彩的凤冠,诉说着戏台上的风云传奇;本土文化展区则以巴彦淖尔与晋剧交融的故事为脉络,展出老照片、手稿,将地域文化与戏曲艺术巧妙串联。行当道具区里,马鞭、折扇、翎子等道具琳琅满目,乐器展示台上传来板胡、梆子的独特声响,而色彩斑斓的脸谱墙前更是人头攒动,学生们驻足讨论着不同脸谱颜色背后的性格密码。
最令人期待的当属晋剧展演环节。国家一级演员赵瑞鑫老师身着戏服,以深厚的唱功和细腻的表演,现场演绎晋剧的经典片段。婉转的唱腔在校园上空回荡,水袖翻飞间尽显晋剧的灵动之美。赵老师还走到学生中间,手把手示范兰花指、云步等戏曲基本功,幽默讲解“红脸忠勇、白脸奸诈”的脸谱知识,引得台下阵阵欢笑与掌声。“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晋剧,原来每个眼神、手势都有讲究,太震撼了!”汉语言文学系学生张芷桐兴奋地说。

本次活动打破传统单向传播模式,通过“展、演、研、创”四位一体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们触摸到晋剧的文化肌理,更点燃了他们传承创新的热情。现场还设置了戏曲文创设计工作坊,鼓励学生将现代元素融入晋剧符号,让古老艺术焕发时代生机。巴彦淖尔市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不是简单的展示,而是要在青年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成果涌现。”

这场跨越时空的戏曲之约,不仅是对晋剧艺术的生动诠释,更是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的精彩碰撞。随着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让传统艺术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
汉语言文学系教学科研科
撰稿人:朱艳茹
审核:张智 王海燕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