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院这十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贡献求生存、以作为谋发展、以服务促融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学院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服务地方、融入产业、创新模式”的办学思路,坚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之路。

——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服务地方重点产业

努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学院积极参与“科技兴蒙”“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重点支持项目,谋划、整合和集成各学科、平台和项目资源,重点建设农学、畜牧、食品、生态等学科方向科技创新团队。2019年学院建成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河套地区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与预警控制实验室和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中心;2021年学院成立了现代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成功入驻农高区,已依托该中心组建了硬质小麦创新中心,成为农高区主导产业之一硬质小麦的主要牵头单位,获批科技兴蒙项目支持(项目经费1200万元)。同时,学院积极推动肉羊产业创新发展,协助内蒙古富川饲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巴美肉羊高繁品系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研究与示范项目”,完成校企合作项目——自治区科技计划“巴美肉羊提质增效及优质种羊创制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并协助该公司由自治区级种羊场转型升级为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与中科正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肉羊MSTN性状改造分子育种”“绒山羊基因组辅助育种”等研究。学院围绕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特色产业,依托优质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登记“向日葵育苗移栽”“加工番茄源库调控”“腐植酸研发与推广”等国家成果库成果3项;选育出“河糯101”作物新品种。

切实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学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为地方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17年11月,学院成立了河套学院巴彦淖尔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2018年5月,河套学院巴彦淖尔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成为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同年,学院在原理学系部分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各方相关的师资力量成立了生态与资源工程系,申报设立了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近年来,学院依托生态与资源工程系和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开展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教学和研究,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多次到学院,开展学术讲座、实地调研,指导我院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为巴彦淖尔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2020年学院院士工作站为巴彦淖尔市协助申报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获批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学院还与内蒙古大自然生态系统工程研究院共建博士工作站1个,共建研究团队4个;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研究团队12个;依托“河套学院巴彦淖尔市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承担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等项目30项,获得经费支持880万元。

——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助力地方社会发展。学院多角度参与“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天赋河套基地总部园区设立工作室,充分发挥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优势,助推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面开展产品研发、营商设计、文化开发等工作。学院依托翻译研究中心,为巴彦淖尔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国际岩画学术研讨会”“中国-南非岩刻研讨会”等开展口译笔译工作,助推阴山岩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申报和河套灌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服务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黄河几字弯文化研究,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2021年12月,学院“黄河几字弯文化与传播创新研究基地”获批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院教师获批河套文化研究立项42项,撰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68 篇。在乌拉特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方面,建有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室等5个研究基地,获批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3项,出版专著10部,其中《乌拉特英雄史诗研究》获自治区政府社科类作品三等奖,群舞《乌拉特的祝福》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自治区甲组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结对精准帮扶,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扎实开展对口帮扶。作为内蒙古西部一所本科院校,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承担了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地处高寒丘陵干旱地区(又称山旱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8户1772人,占全旗总贫困户数的77%,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学院积极与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进行对接,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为当地贫困户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扶贫成果不断深化,为推动石哈河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切实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学院组织带领党员干部深入石哈河镇200余人次,调研、慰问困难群众300余户,帮助贫困户销售面粉、食用油、土豆、葡萄、粉条等农副产品近35.7万元,为石哈河镇划拨扶贫资金2万元,发动教职员工捐款5万余元、捐赠衣服约600件,切实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学院帮扶对象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创新推动科技扶贫。学院依托“扶智扶志”的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助力农牧区脱贫攻坚,建立智慧农业示范点,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乌拉特中旗德岭山万亩花生产业园、四义堂“智慧四控”高效农业示范园,构建“政府+学院+科技平台+合作社+农户”的科技精准扶贫模式,在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推广两色地膜、薄厚分区滴灌带技术,推广优质肉用种羊胚胎移植扩繁及杂交应用技术,不断探索山旱区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径。同时,学院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举办实体技术讲座、培训40多期,受众达12000多人次。

——创新培养模式,努力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深入推进校政企合作,主动融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满足当地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已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四群一链”专业格局,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2016年学院获批成为自治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为切实推进应用型转型,学院实施本科“3+1”、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成校企合作专业9个。

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学院通过校政企深度合作共建资源,建成了应急救护中心、心电监护室、数字经济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云计算和广告设计实验室、绿色发展检验检测中心,实现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与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共建了154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内蒙古富川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河套学院•富川商学院”,举办场长、经理培训班3期,订单式培养牧场场长、经理、技术骨干73人。学院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2项、自治区级76项;在第五届、六届全国高校“联盟杯”互联网+虚拟仿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团队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银奖1项、自治区铜奖5项,自治区优秀奖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食用葵花籽蛋白质提取及其降血脂作用研究”被评选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项目;在第二届沿黄五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中获创业实践组优秀奖2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奖;2022年承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巴彦淖尔市选拔赛,在大赛中我院获得二等奖2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学院立足巴彦淖尔,面向内蒙古,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培养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校友。这些分布各地的河院人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不同方式贡献着“河院智慧”和“河院力量”。

 

 

上一条:周围有“阳”楼,病毒会飘进我家吗?该如何预防?
下一条:喜报!我院获批3项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