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有形有感有效抓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引导各族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11月4日,我院与巴彦淖尔市民族事务委员共同举办了“籽籽相拥 同心筑梦”乌拉特文学学术研讨会。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季祥,巴彦淖尔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格日乐图,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图力格尔,市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额尔敦苏和出席会议。蒙古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张卫东主持开幕式。

格日乐图在致辞中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民族文学工作的根本遵循。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民族文学研究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任。作为民族文学研究者、民族文学工作者,要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相互贯通,入脑入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研究和创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路线方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巴彦淖尔大地上人文史诗背后所反映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以“小切口”研究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文章”,努力打造巴彦淖尔特色的“北疆文化”品牌,为推进巴彦淖尔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季祥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内蒙古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们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炽热之情,创造出了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会议,在新时代打造并弘扬“北疆文化”品牌的时代背景下召开,对总结巴彦淖尔地域文学、乌拉特文学的发展历史进程和创作经验,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巴·孟和分别围绕乌拉特文学研究及新时代民族文学工作的责任和使命等内容作了主题报告。

会议按照与会专家学者研究方向分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口传文学两个讨论组,围绕乌拉特文学概况及研究、学术成果推荐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发言讨论。
闭幕式由河套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苏娅主持。中央民族大学乌力吉巴雅尔教授、内蒙古大学额尔敦巴雅尔教授分别代表现代文学组、古代文学与口传文学组作理论观察报告,分享各研讨组的学习心得和交流成果。内蒙古新文学学会会长初一教授作大会总结。
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科研究机构知名学者及社会各界乌拉特文学研究者共80余人参加会议,提交了学术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