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河套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河套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河套大学,坐落于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河套平原腹地——巴彦淖尔市。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河套学院。2016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被确定为自治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院下设蒙古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数学与计算机系、生态与资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农学系、医学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马列教学部、体育系13个系部,附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秉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训,恪守“培育高尚、追求卓越”的校风,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学院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普通本科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强化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

2.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3.学科定位:以文学、理学为主,农学为特色,工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

4.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内蒙古西部,面向全区,辐射周边,突出地方性,突出民族性。

5.人才培养定位: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直接到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

2017-2018学年,学院根据社会发展、教学资源及专业结构优化的需要,当年新增体育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3个,现共有本科专业24个,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比例为:农学类2个,占 8.33%;工学类6个,占 25.00%;理学类3个,占 12.50%;管理学类2个,占8.33%;文学类4个,占 16.68 %;艺术学类2个,占 8.33 %;医学类2个,占8.33%;教育学类2个,占 8.33%,经济学类1个,占 4.17%。

(三)全日制在校生

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0126人。其中:本科生4555人,专科生5571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 44.98%

(四)本科生源质量

2017-2018学年,结合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实际需要,制定出了合理的专业招生计划。学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地改善了生源质量。普通本科计划招生1220人,实际录取1220人,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9.67%,报到率为96.31%。当年文科、理科录取最高分高于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控制线分别为67分和137分。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550人,外聘教师66 人。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5人,占6.36%;副教授168人,占30.55%;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6.91%;讲师242人,占44%;助教105人,占19.09%。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学位结构: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22人,占4%;有硕士 277人,占50.36%,两项合计54.36%。另外,专任教师中有17 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有18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 35岁以下202人,占36.73%;36~45岁190人,占34.55%;46岁以上158人,占28.72%。

学缘结构:550名专任教师100%为外校学缘,其中14人为境外学缘。

2.生师比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0人,外聘教师66人,折合教师总数583人,生师比为17.44:1 。

3.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5人,实际授课29人,占专任教师教授总数的82.86%。本科课程总门次数1528门,其中教授授本科课程门次数102门,占课程总数的6.68%。

4. 教师培养培训

1)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2017年11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网络培238人。2018年1月选派6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网络培训。认真执行《河套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制定《河套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及考核制度。围绕高校师德“红七条”执行情况及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专项自查工作。印发“师德师风学习笔记”,鼓励教师自主进行师德师风学习,切实将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2017-2018学年,学院选派8名重点建设专业教师、58名本科专业授课教师赴区内外高校交流学习;选派18名教师赴行业企业挂职锻炼,选派9名教师赴校企合作企业培训学习;学院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举办由30名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第五期骨干教师研修班”,采取校内外研修学习、名师报告、专题讲座及实践观摩等形式开展研修;选派15名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参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组织31名骨干教师参加高校创新创业基础课师资认证培训。

目前,学院现有院级教学团队2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9个;院级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1人;院级教坛新秀16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7人,累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项。

(二)教学经费投入

2017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748.39万元,生均1643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440.93万元;本科实验经费47.33万元,本科实习经费80.67万元。本科教学经费的有效投入,为学院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及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经费支持。

(三)基础设施

2017-2018学年,校园总占地面积557296m2,生均55.04m2;总建筑面积421280.65m2,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92704m2,生均28.90m2;实验室面积22467.09m2,生均2.22m2

1.教室、实验室、机房建设与使用情况

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261间,微课慕课录播室12间,语音教室3间,英语自主学习室1间,多功能报告厅9间,公共机房12间,专业机房25间,计算机总数达到2193台,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达22,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144个。

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实训室364间,其中实验、实训室209琴房141间,画室13间,美术展厅1个,农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成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蜱媒人畜共患传热病重点实验室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2017-2018学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54.72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341.5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171.64元,为顺利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实习基地

2017-2018学年学院投入38万元用于实习基地建设,新建校外实习基地19个。目前,学院共有校外实习基地186个,为各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图书馆

2017-2018学年,图书馆新增纸质图书13.78万册,生均年进书量为13.55册,馆藏纸质图书达到79.33万册,生均纸质图书78.02册;电子图书40.05万种,电子期刊7.65万种,电子图书、期刊合计47.70万种,生均46.92种。拥有11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阅览室设有300台计算机,阅览席位1500个,电子图书的广泛使用有效地弥补了纸质图书的不足。

4.体育场馆

学院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面积7.66万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0.82万平方米,室外面积6.84万平方米,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5.宿舍和食堂

现有宿舍70500m2,生均6.96m2;食堂面积16978m2,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住宿和餐饮需求。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贯穿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逐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院依据办学定位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对市场和社会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教学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在反复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需求,整合专业选修课内容,按照“专业提高性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性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性课程模块”构建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实行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课制,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育人工作的核心,学院制定了《河套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实施“136”建设工程:坚持一个核心,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院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工作干部三支核心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六项建设内容,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育人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统筹推进课程育人。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程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开展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重点,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的思政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2018年5月成立了3个院级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组织马列教学部教研室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共25人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版教材使用培训。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立项10项课题,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研究。

(三)专业建设

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根据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亟需的相关专业,结合巴彦淖尔市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的思路,在深入调查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相关本科专业,2018年8月提交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助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4个专业申报材料。

按照“本科为主、本专结合、逐步过渡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集中优势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专业增加到24个,专科专业减少到20个。

制定了《河套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院系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培养遴选28名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现已建成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3个,院级品牌专业21个。 2018年获得了3个新增本科专业学位授予权。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河套学院双学士学位教育管理办法》,确定了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学前教育4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制定《河套学院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确定了财务管理辅修专业,拓宽了培养渠道。

2018年5月邀请北京工业大学蒋宗礼教授,开展了“更新观念 强化标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内涵解读”报告,进一步了解了国家质量标准的内涵,更新了观念,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四)课程建设

2017-2018学年,学院共开设课程546门,通识教育选修课50门。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9%,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为14.4%。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人数达到 29 人,占学院专任教师中教授的82.86%。

学院按照“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优质课程、示范课程建设为重点,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的本科课程建设思路,分批分级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不断夯实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学院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1门。2017-2018学年,开展本科合格课程评估验收、本科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评审等工作,确定了107门本科合格课程,21门本科优质课程,有力地推动了本科课程建设工作。

2017-2018学年开设了50门网络课程,制定《河套学院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加强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五)教材建设

学院严格规范教材选用机制,修订《河套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注重选用优秀教材、规划教材和新版教材,提高教材选用质量。制定《河套学院本科重点教材建设实施方案》鼓励教学和科研成绩显著、教材编写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开展本科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工作,并立项5项。

2017-2018学年,教师编写教材26部,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编写并出版教材20余本,出版专著3部。

(六)教育教学改革

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坚持内涵发展,发挥特色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以转型发展为引领,以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立项30项,开展了“教师教”和“学生学”专项研究开展了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立项31项。

为确保教学研究质量,对 2014-2016年需要结题的28项院级教学研究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工作,共有21项结题。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制定了《河套学院教学过程考核实施方案》,加大过程考核比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各占50%,鼓励教师采用综合性设计性作业、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问卷调查、实践技能测验、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社会实践、作品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过程考核。

(七)课堂教学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制定了《河套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修订)》,规范了各教学环节的工作,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规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审核管理,制定了《河套学院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审核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教学大纲选编教材,制订授课计划,实施教学过程。

为加强教案的规范性,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制定了《河套学院教案评价管理办法》,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制定了《河套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修订)》,对考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试卷命题与管理,考试实施,试卷评阅与管理,试卷分析、成绩登录、复查与存档,考试巡视等进行规范。有效检验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教学改革,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院组织所有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了教学技能竞赛,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组织博士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

制定《河套学院关于聘请校外实践教学兼课教师的规定》,聘请了47名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兼课教师。

(八)实践教学

引进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系统,统筹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组织实验室主任参加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2018年第二期研修班,并取得了实验室安全培训结业证书,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国有资产安全,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继续执行《河套学院本科教育实习规程(试行)》和《河套学院实习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规定,印制了实习指导教师手册,加强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加大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力度,投入38余万元用于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现建成教育实习基地19个。加大毕业实习回访经费投入,投入40余万元用于毕业生实习回访工作,加强了毕业实习过程监控,切实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

(九)毕业论文(设计)

修订《河套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条例》和《河套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制定《河套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撰写、评阅、答辩各工作环节。开展两次往届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同时,学院利用“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对2018届学位论文进行全覆盖检测,累计检测学位论文929次,891篇学位论文通过检测。

(十)国际合作教育

为了适应国际社会不断交流和发展的需求,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渠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2017年与同济大学启动“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共建CEAIE-AAP海外学习中心,与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美国高校合作,定制更多有深度、多样化的海外教学模块,学习艺术类专业前沿课程。外国语言文学系积极动员学生申报国际交换生项目和国外留学项目,并派出1名英语本科生赴波兰热舒夫大学留学半年,1名学生考入英国Sterling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十一)创新创业教育

启动2017年度、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院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40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项。

举办河套学院第三届、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校赛中遴选38个项目参加第三届、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干扰素高产菌株产业化开发”和“北纬40度油用牡丹生态园”项目在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获银奖和铜奖。“干扰素高产菌株产业化开发”项目代表自治区参加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并荣获铜奖。

(十二)合作办学

学院积极拓宽渠道,多方寻求合作,加大校企、校际、校校合作办学的力度,协同育人。支持系部开办校企合作专业,促进校企合作的体系化、制度化,实现互动共赢。与北京东方智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云计算方向)、美术学(广告设计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大数据分析方向)三个本科专业,拓宽了本科专业办学的新思路。与易第优(北京)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合作共建英语(跨境电商)、审计学(企业内部审计与管理)、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专业,按照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要求,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校校合作共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与大连外国语大学签订《校际对口单边交换学习协议》,选派了20名学生赴大连外国语大学相关专业进行单边交换学习。与内蒙古富川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河套学院 富川商学院”,合作共同举办了第三届牧场厂长、经理培训班。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稳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将本科教学工作纳入学院议事日程。不定期召开由院领导主持的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学工作例会、教学研讨会等,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决策性问题、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资金分配问题及教学组织机构的设置等问题。同时学院领导班子还认真审核、研究学院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把握学院本科教学的发展态势。

2.学院主要领导亲自统筹、协调学院重大教学专项工作。在学院合格评估准备期间,学院主要领导担任合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合格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召开合格评估动员会、促进会及阶段性工作汇报会,确保学院合格评估工作按计划有序地开展。

3.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督查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学院领导认真执行听课制度,深入本科课堂聆听教师讲课,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博士公开课教学活动,课后深入分析教师所授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及重点难点的把握情况,评价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切实把握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质量。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坚持贯彻“制度是保障,监控是手段,规范管理是最终目标”的理念,从队伍建设、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多维度扎实推进制度建设。

2017-2018学年,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河套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条例(试行)》、《河套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修订)》、《河套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河套学院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河套学院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审核管理办法(试行)》、《河套学院教案评价管理办法》、《河套学院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修订)》、《河套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修订)》、《河套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等涉及教学管理、教学工作规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26个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教学纪律,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为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过程监控,健全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的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加强对系部落实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监督检查,制定了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多样化的监控手段或方式,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控。

修订《河套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选聘院、系部两级教学督导97人,实现了教学督导全覆盖。 2017-2018学年教学督导听课共计348人次,共下发教学督导简报13期。召开本专科学生代表座谈会4次,教师座谈会2次。组织开展试卷、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4次,根据查找的问题,分析原因,将整改意见反馈给各系部。

制定《河套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

下发教学信息员简报3期,及时反馈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系部根据反馈意见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开展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风状况、课余生活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撰写了报告。开展了“教师教学质量情况问卷调查”,对教师的备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批改作业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撰写了报告。

组织开展 “教学服务日”活动,深入了解本科教学运行存在的问题,协调相关系部进行整改。执行听课制度,明确教师听课量和听课方式,形成了全院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良好氛围。全员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对课堂教学实施全面监控。

严格执行教学检查制度,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自2017年9月至今,共组织7次包括1002个班次、47782人次的教学检查。根据《河套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的规定,2017-2018学年,教学事故处理教师6人,通报教师56人次。

(四)基本状态数据分析利用

按照教育部要求,学院进行了2017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上报工作。数据涵盖学院的基本情况、定位与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监控等方面,数据分析报告为学院本科教学的常态监测、科学决策、资源分配、绩效考核提供了数据支持,对于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开展学位评估

依照《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新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估工作。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思路,改进教学管理,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深化内涵式建设。

五、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学院通过开展“主题班团会”、“优秀学生报告会”,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实行学业预警制度,督促学生刻苦学习。实行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满意度及课堂纪律展开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4次,近3000名学生参加调查问卷,有效问卷2918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为78.58%、教学能力满意度为79.29%、教学方法和手段满意度为76.43%、教学内容满意度为78.11%、教学态度满意度为86.36%。

学院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教风、学风进一步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开展专升本工作以来,累计专升本819人。2018届毕业论文(设计)检测人数为906人,一检通过813人,总体通过率为89.7%,剩余93人参加二次检测,二检通过78人,通过率为83.8%。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

2018届共有本科毕业生934 名,毕业人数为835人,毕业率为89.4%授予学士学位835人,学位授予率89.4%。英语四级通过人数为273人,四级通过率29.23%,英语六级通过人数为40人,六级通过率4.28%。

(三)攻读研究生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层次,开展了本科学生考研准备工作,在部门网页开辟考研宣传专栏,大力宣传考研学生典型事迹,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设专业提高性选修课,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101人达到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其中8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录取率9.10%,其中考取211院校的有15人1名学生考入英国Sterling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四)学科竞赛成绩

学院组织开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2017-2018学年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9项,自治区级奖项332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内蒙古赛区团体二等奖,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华纳杯”风力发电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奖,在全区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

(五)毕业生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就业,努力实现毕业生“阳光、高薪、体面”就业的目标。学院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四年被评为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2018本科生应毕业人数为934人,实际毕业人数为835人,结业99人。在实际毕业的835人中,毕业生708人已就业,85人升学,本科生就业率为94.97%。

通过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规模大小不同的企业抽样调查,综合反馈信息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满意度为96%,工作能力与水平满意度为84%,对学生的诚信度、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等方面满意度较高。

六、民族教育

学院民族教育始终坚持“优先重点”的发展方针,加快培养“双语型”少数民族人才,努力提升蒙语授课学生实践能力。学院现有动物科学、护理学、英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秘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审计学6个蒙语授课本科专业,共有蒙语授课在校生413人,占本科在校生的9.07%。根据民族教育的需求,拓展专业面向,增加蒙语授课专业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每年计划招生180名蒙授专业学生,并将计划分配到学院就业率高的专业。

目前,共引进蒙古语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博士3人,极大地增强了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根据学生实际,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河套学院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中规定双语授课教师,在工作量的计算上增加0.2的权重,以调动少数民族教师的积极性。每年投入10万元,建立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研究专项经费。投入8万元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对通过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的蒙授学生进行奖励。

建立蒙古族学生创业园,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

在蒙古语言文学系设置八省区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站,每年组织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工作。

七、特色发展

学院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质量、促进转型发展”的主线,以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振兴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条件为保障,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

(一)严格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稳定本科教学秩序

为了加强学院内部管理,合理分配各项工作,学院修订出台了《河套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河套学院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教师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充分听取教学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增加了创新创业课程,降低了总学分,加大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比例,调整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从2016级各专业开始实行本科“3+1”、专科“2+1”培养模式,用1年时间进行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形成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必修课模块+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实践模块+专业课程实践模块+专业集中实践教学模块)、创新创业和素质拓展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素质拓展模块)。

(三)借力转型发展,持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以学院转型发展为契机,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工作,制定了《河套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谋划;试点先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转型发展“19413”建设工程。即明确一个总目标,推进九项转型内容,重点建设“四群一链”专业格局,做好三项保障。

2017-2018学年,开展了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项研究工作,立项专项研究项目1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以河套学院的转型发展为例,开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实践研究,获批两项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召开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项研究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会,推进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项项目研究工作。

八、问题与改进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但是,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与差距,亟待解决。

(一)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各学科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做强做大优势学科。今后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学科与专业体系,重点培育特色专业。强化专业交叉融合、资源共建共享。开展专业质量标准、课程质量标准建设,扎实推进新专业、优势专业评估。

(二)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层次、高水平、有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数量相对不足,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还不尽合理,新增专业的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偏高,实验室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资助力度,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实验教学水平,鼓励实验教师主持、参与各类教改、科研项目。

(三)借力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学院需要着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保障本科教学有序、高效地运行。争取建设一批优质课程、示范课程、精品在线课程等。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和引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四)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稳步提升质量监控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实践教学时间为1年,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健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部分执行力不好。实习实训基地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实践教学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低。今后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强化实验室服务教学、科研的功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加大实验室特别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力度。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专题研讨,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成对本科生开放的实验项目。以学院现有专业和实验平台为基础,打造有区域特色、国内技术领先、专业长效发展的新型数字经济虚拟仿真平台。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加大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与保障机制,深入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改进校内教师指导实习的方式,探索各种有效指导方式,加强指导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

(五)充分实现课堂育人功能

部分教师不能转变教育思想,未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育人资源的挖掘不充分,未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今后应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内涵,融价值引导与专业素养于一体,构建以一专业的一门示范育人课程扩展到多门育人课程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思政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的目标;通过青年教师技能竞赛,示范课、公开课引导教师树立思政意识,达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通过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的专项研究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六)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对学院教师培训力度不足,未达到全员培训。今后需要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举办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举办“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研修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筹备开展“博士教学能力提升班”、“老教授传帮带能力提升班”、“教学督导培训班”

 

 

 

 

 

  • 附件【3-1.docx】已下载
  • 附件【3-3.docx】已下载
  • 附件【3-4.docx】已下载
  • 附件【3-5.docx】已下载

上一条:河套学院关于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音乐会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18年国庆放假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