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换青山 花甲槿正荣——农业科学家程积民扎根宁夏固原40年守望“平凡”

程积民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植被生长情况(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新华社西安7月28日电 题:白发换青山 花甲槿正荣——农业科学家程积民扎根宁夏固原40年守望“平凡”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姚友明

宁夏固原云雾山区,绿意盎然。

64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程积民将手轻轻从草丛中拂过,就像抚摸孩子的头发。

这里曾经“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恶劣的自然条件,使贫穷就像《西游记》中妖精手里的“捆仙锁”,人们越想挣脱,就越被它紧紧束缚。

程积民(左三)和科研团队成员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程积民用40年的朴素坚守,解决了黄土高原林草地建设分区、退化草地恢复、恢复草地利用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他主持的研究成果在宁夏、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示范推广,创造了5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带动30余万贫困户脱贫。

今天的云雾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贫困的帽子和恶劣的生态,逐渐消失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拼版照片:上图为程积民(前右)1985年在宁夏云雾山草原考察(资料照片);下图为程积民(中)和科研团队成员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新华社记者李一博6月18日摄)。 新华社发

初心:把青春献给需要我的地方

择一事,惠众生。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程积民说,自己有一颗“平凡的初心”。

40年前,云雾山区并不像名字那般美好。那时,程积民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位于陕西杨陵的水土保持研究所,像家人期望的一样,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1979年夏,参加工作不久的程积民随所里的老师们到云雾山考察,踩着羊肠小道走遍了云雾山周边沟峁塬梁的旮旮旯旯。一天,科考组在野外吃晚饭时狂风大作、黄沙漫天,等大家拿开遮挡双目的手一看,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已经覆盖了一层黄土。

那顿“沙土饭”,改变了程积民的人生选择,激起了他改变黄土地贫瘠状况的强烈愿望。

走村入户时,程积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天日上三竿,不少群众还都躺在炕上,少有人出门。

“一问才知道,原来农户家穷得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这种情况当时在云雾山区比较普遍。”程积民说。看到当地群众望天喝水、孩子上不起学、没有医疗保障的状况,他心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痛楚。

生态环境恶劣使当地土地贫瘠,土地贫瘠又让农民广种薄收,家无余粮令群众加大开荒和放牧面积,开荒和放牧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困,仿佛是云雾山区祖祖辈辈逃脱不了的“诅咒”,靠天吃饭的日子,仿佛永远望不到头。

“我无法忘记,即便家里可能都没有隔夜粮了,当地群众见到我们时,有一个饼还要分半个给我们吃。”看到老乡们的热情和淳朴,同样出身于陕西蒲城农村的程积民晚上一个人悄悄地躲在角落,抹起了眼泪。

“为什么这里不能像我上学时去过的南方一样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我一定要在这里开展研究工作,改造这里的荒山秃岭。”程积民在日记中写道,“搞农业科学研究不就是要改善群众生活吗?我想把青春献给这片最需要我的地方。”

他和导师邹厚远商量后决定,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申请,在云雾山区设立一个观测点,长期观测并试验恢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通过改变当地植被和小气候,带动当地脱贫。

申请很快得到批复,同时在宁夏的科学技术大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从此,程积民将他的心留在了固原。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5年拍摄的宁夏固原市云雾山区(资料照片);下图为固原市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社记者李一博6月18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 全文 ————

高清图集

  • 程积民(左二)和科研团队成员对采集的云雾山植物进行分类整理(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 程积民(左三)和科研团队成员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 程积民(右)和科研团队成员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查小型气象观测站(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拍摄的宁夏固原民居(资料照片);下图为程积民(右)向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村民海波了解羊的养殖情况(新华社记者李一博6月18日摄)。 新华社发

  •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5年拍摄的宁夏固原市云雾山区(资料照片);下图为固原市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社记者李一博6月18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 拼版照片:上图为程积民(前右)1985年在宁夏云雾山草原考察(资料照片);下图为程积民(中)和科研团队成员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新华社记者李一博6月18日摄)。 新华社发

  • 程积民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植被生长情况(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 程积民在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长芒草的生长情况(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上一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学习大讨论】呼和浩特市经信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路子 培育工业经济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下一条:李克强: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