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8月23日和24日,河套学院机电工程系组织师生前往巴彦淖尔市第三中学和马场地村,开展了以“科技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机电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刘艳萍、团学科科长王志刚及辅导员和志愿者共17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23日,在巴彦淖尔市第三中学,首先,张鑫磊向同学们讲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接着由高帛嵩和吴桐向同学们展示自主研发创作的机器人和3D打印作品,介绍了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讲解了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改变生活,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最后,刘艳萍书记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内驱力。



24日,实践团前往马场地村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学习,了解当地民族团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科技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村民共同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向村民展示自主研发创作的机器人、讲解了喷洒农药无人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践团通过寻找、讲述、分享民族团结故事、科技助农,在促进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让青年要牢记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来源:团学工作科 编辑:卓海波 审核:刘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