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22日,河套学院李秀良院长、王永明副院长、机电工程系贾冬义主任等一行先后拜访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贾冬义对车辆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室、玉米中心播种、收割机械等教学场所进行参观。该系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学位11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全部具有双师型资质。在籍学生1565人,班级50个,实现在编人少,完成的工作不少机制。车辆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到企业总部谈见习、实习工作——抓主要矛盾解决合作问题。与吉利汽车建立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建立理事会,产业学院的成立促进了学科专业与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推动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地广泛合作的良好局面。
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室把理论教学感性认识做出实体进行教学,自主设计、采用钢架结构做框,里面含240个教学节点,基本涵盖大部分课程的知识点。2022年获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获批资金170万,建成智能建造实训中心,储备“建筑设备实训中心”等建设项目3项,力学教具自己制作与安装,结合劳动教育开展“1+1+1”实验室管理机制,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7人、国培进修5人、专业技能培训27人次,选聘客座教授2人。选聘86名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为我系外聘教师,其中40名教师参与了本年度的课程教学、毕业设计方案制订和指导工作,签订校企合作横向项目2项,资金30万元。以教研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指导“一生一品”项目等活动。组建绿色低碳智慧乡村建设科研创新团队。鼓励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团队建设工作,拟定了团队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目标,同时通过讲座、研讨等手段营造团队合作和科研气氛,带动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玉米中心通过横向课题和团队建设完成规模以上设备的研发和储备,团队以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为目标,开展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土壤质量差、耐密早熟宜机收品种缺乏、种植密度偏低、水肥光热资源浪费大、全程机械化水平低等限制玉米高产绿色节本高效的瓶颈问题,重点开展土壤质量提升、宜机收品种鉴选与评价、抗逆(寒、旱)高产栽培、节水减肥增效、光热资源匹配、全程机械化生产,研究以秸秆原位还田改土培肥为核心、以无膜水肥一体抗旱增效和粒收群体热量高效为保障的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玉米培肥抗逆规模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并示范,实现大面积增产14.7%、水肥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并在全区建立“一田三区”技术示范田和“五位一体”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技术辐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本部,贾冬义介绍了河套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教学、科研方向等情况,希望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在科研方向凝练、转创融合、应用型、人才招聘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支持。

本部座谈

现场交流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韩瑞平院长、李正英副院长组织交流、参观,内蒙古农业大学高聚林校长在本部主持座谈。
图:巴达日夫 审核:刘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