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精准化与智能化技术博士科研工作站建设规划
(2020年4月15日制定)
根据《关于批准建立2019年度巴彦淖尔市博士科研工作站的通知》(巴科发[2020]14号),农牧业精准化与智能化博士科研工作站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获批建立。为了充分发挥博士科研工作站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瑞安网络安全有限公司在智慧农场和智慧牧场等领域的发展重点,围绕“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农高区”申报及建设,致力于巴彦淖尔市及其辐射地区的农牧业精准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并提出实施建议,进行技术性疑难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具体地:
1、针对农田、水利及牧场等一般应用场景进行远程监视、测量与智能化调节、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推广。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或应用,同时进行项目实施及维护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2、针对边远山区、戈壁、沙漠、矿区、无人区等复杂应用场景进行远距离、低功耗、高可靠通信与定位研究。尝试基于无线传输+GPS/北斗组合通信与定位技术解决复杂应用场景下运营网络差、运行费用高、功耗比较大、续航能力弱的问题。
二、在社会服务方面,面向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需求,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和“生态优先”发展思路,进行物联网、遥感及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具体地:
1、进行遥感技术及其在农牧林草业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植被覆盖、作物种植面积监测、草原多样性监测、牧草返青及长势监测、载畜量、作物产量估算、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等植被和作物监测,草地(矿产)、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实时分布情况监测,以及旱灾、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监测及灾后估损等具体应用;
2、进行小型化雷达技术及其在场面监控与周界安防等场景下的应用研究,尝试搭建基于小型化雷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预警探测及跟踪处置一体化综合平台。包括在监狱、天然气站等“点”场景,在边境线、天然气管线等“线”场景,在草场、湿地、林场、生态保护区、机场等“面”场景下的具体应用。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河套学院作为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实习就业和“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合作:
1、争取每年度由双方专业技术人员以“双导师”的形式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2人;
2、争取每年度合作进行实习指导或解决就业问题1-2人;
3、争取每年度邀请1-2位企业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对河套学院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应用化”技术培训,助力“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
以上主要为内容建设规划,用于博士工作站建设与发展内涵的指导,工作站在实际建设与运行中,可以视具体情况在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对于工作站的任务、目标、成果及进度安排等,按相关部门及河套学院具体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