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 正文

廉政文化

关于“廉”的思考

时间:2013-05-14 00:00 阅读:


小时候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大意如下:公元前558年,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官员子罕。献玉人说:“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然处在腐败高发区上的子罕却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则故事虽小,但寓意深刻,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2011年,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基层纪检干部,在工作中我以“廉”为准则,时刻牢记“子罕不贪为宝”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关于“廉”的思考。

保持“廉”,一定要守得住底线。欲望与生俱来,人人皆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廉洁从政,管住自己欲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记得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提醒幸福》的文章,说生活中的人,要不断提醒自己,发现自己的幸福之处,不提醒,就忘记了珍惜和满足,就忘记了幸福。管住自己的贪欲也是一样,时刻提醒自己,从现在开始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官。

保持“廉”,一定要踩准基准线。人生道路曲折,有时宽阔平坦,有时如临深渊,但不论什么样的路总有一道中心线——基准线。贪,是在自掘坟墓;不贪为宝,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即便广厦千间,无非夜眠八尺;若得良田万顷,也就日食一升。人一旦偏离基准线,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财富再多,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那些偏离基准线的“坠崖者”,给人们留下的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道德堕落的笑料。

保持“廉”,一定不要碰“高压线”。什么是廉的“高压线”?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是各级领导机关颁发的各项禁令。如果细心体会就会发现,这道高压线都是以“廉”为基础,以“廉”为准绳。因为“廉”是做好各项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有了廉,工作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心中有廉,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文章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 2013-4-27

上一条:张居正返乡 下一条:人民日报:让群众情结在心里扎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