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

作者: 时间:2018-07-18 点击数:

河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

和实践体系建设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完整、素质优良、勇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人才队伍,构建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就业推动创业,创业在就业中进行实践的良好格局,河套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方面以创新创业新理念引领新举措,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驱动,广泛进行校企深度、多维合作,在就业中进行创业,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表现形式,搭建了双创平台大学生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综合性、专业性孵化服务,更好更快推动我院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使学生能够增强创业意识,构建完整的创业知识体系,完善决策思维模式,培养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经营能力。学院所有专业全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且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课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本科设定32课时,2学分;专科设定16课时,1学分。学院还分期进行《创办我的企业(SYB)》创业能力培训,每年举行十期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培训,创业意识不断觉醒,创业激情逐渐激发,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为在校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众创空间,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促进、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进行创业实践,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学习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河套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面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入驻项目评审专家组,全面负责创业园的规划、管理和考核评估。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分别下设办公室和项目预审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创业园设有创业指导与项目推介评估服务室、创业小额贷款与创业跟踪服务室和创业专家团工作室,负责日常事务。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设有专职教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辅导,有具体的准入规则和管理方法,有良好的运营程序。

目前,学院大学生众创空间占地20亩,建筑面积2万平米。由三个创业基地组成。一、气象楼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二、富源大厦河套学院大学生众创园区;三、主校区图书楼大学生众创空间。

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服务基地-劝业公司;大学生就业纵谈空间-创客咖啡;河套农副土特产线上线下销售电商;大学生快递服务公司-菜鸟驿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品牌营销中心;建设设施农业”物联网+教学+服务”平台;大学生民族手工制品坊-银器制作等十几家大学生创业公司。目前众创空间重点打造无人机应用和推广、3D打印技术的应用、巴市最大的呼叫中心(其中要建设一个蒙语呼叫中心)和一个物联网(主要针对现代农牧业)研发推广应用中心,为1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成为巴市优势产业的研发基地;解决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我院师生和社会有志自主创新创业的青年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学院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为了给学生提供大量到企业学习锻炼的机会,与自治区内外近二百家企业进行合作。例如区外的天津武警医院、河北华银集团、北京京东方集团、北京早教集团、蓝天教育集团等;区内的东方路桥集团、市医院、国泰集团、维信集团、东达蒙古集团等企业。正在洽谈中的青岛三利集团、碧桂圆集团、上海亿佳科技和北京、秦皇岛等地区一批高端的实习实训和就业单位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起到更大作用。

河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展现。在今年729日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多项奖励。全区22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参加比赛,共评选出大赛金奖项目10个、银奖项目20个、铜奖项目29个。在学院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干扰素高产菌株产业化开发” 项目获大赛银奖;高纬度油用牡丹生态园项目获大赛铜奖;艺鑫设计平台醋意大发情怀腾格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新型减速带南山里农家乐私人订制服务平台”5个项目获得大赛优秀奖。

 

介绍富源大厦河套学院大学生众创园区

(三个项目运营团队)

 

第一团队

河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品牌营销中心

 一、中心简介:

农畜产品品质品牌营销中心是河套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成立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品牌创业”和电商微商创业,直接和企业对接,帮助农牧民通过线上引流和公众号吸粉销售农畜产品,并为涉农小微企业提供“产品直播”、“广网微托”等外包服务,学生在课余时间,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帮助农牧民促销农畜产品。

中心借助产学研合作优势,根据学生特长和企业需求,结合内蒙古西部三农发展的实际,促进和帮助农牧民用标准化提高产品品质,用品牌思维和用户思维销售优质农产品。

二、服务流程●创业项目组:(十个项目组)

品牌策划组(经管系)

市场调研组(经管系)

农技服务组(农学系)

包装设计组(艺术系)

线上吸粉组(经管系、汉语言文学系)

营销直播组(土木系)

无人机服务(经管系)

微视频制作(经管系)

网店托管组(经管系)

线下体验店(全院学生)

三、“1210”工作思路:即建好1个平台,落实2个围绕,引导10个创业入口。

A、建好一个创业双扶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并实现二个帮扶:帮助贫困农牧民销售农畜产品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

       1、平台愿景:凝炼创业智慧,体验人生价值

2、平台模式:中小微企业“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

3、平台使命:未来企业家的摇蓝,有铁打的营盘,更有流水的合格创业兵。  

4、平台目标:200家企业支持,5O0个品牌上架,2000名学生参与  

    5、平台定位:全市乃至全区的农牧区专业合作社、种养植大户和涉农企业

     6、平台思维:阳光、体面、高薪、价值的学生心理;品质、品牌、时尚、省钱的企业思维

7、服务理念:左手农民、右手市民。

    B、围绕2个目标: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促进农牧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战略目标。

   C10个创业入口,即与服务流程对应的10个创业组。

四、指导老师:倪云奇(经管系)、巩建文(中文系)、闫莉菲(就业指导中心)、张喜君(就业指导中心)。

         

 创业思路及进一步拓展如下:

    现在创业领域有众多传统的公司和实体,服务项目涉及工业农业科技等各个门类。但唯独没有一家专业的针对巴盟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效的品牌运营服务咨询机构。当今故依托高校资源优势,组建一个“内蒙古西部品质品牌营销中心”。该项目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项目,巴市地区的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以此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很有社会价值。目前巴市还没有类似的专门机构,比如三胖蛋每年花上百万银子从北上广深请专家设计品牌营销体系。有很多小微企业因为没有品牌和品牌意识,更不会做品牌,产品卖不掉,导致生意越做越难。

 根据创业指导教师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目前河套学院学生创业的实际,有进一步拓展的三个项目创业。        

一、无人机服务与智能技术推广中心。 首先,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于航拍,涉及国土、农业、环保、电力、广播影视、交通、司法等众多领域或部门。就巴盟市场情况而言,使用无人机者不足百人,技术参差不齐,忧喜参半。但单兵收入很高,给大学生增添了很多就业空间和机会。   其次,作为智能化标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体系,全国呼声很高,田间地头安装无线远程摇控摄像系统,并把数据实时发布到消费者手机上,进行实时质量监控和视频网络直播,市场应用范围广,发展迅速,机会很多。   再次、对中小学生智能化教育和培训,市场前景看好。                    

二、品牌(农畜产品)营销服务创业中心。 

合作机构:全球巴盟人微社群,呼市千企联营机构,河套商会企业,巴市农牧业局等。  

 涉面学生:全院学生均可参与创业,重点由文字水平高、有图形图像专业设计技能、营销推广技能的学生参与,抱团发展。   

 理由:经济新常态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高、没有品牌、产品质量安全等因素,每年有大宗农畜产品滞销,农民叫苦连天,增产不增收。  

  机会:大学生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等方法,帮助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以下三方面服务:     

一是品牌营销策划与服务。巴市农产品大多没品牌,更缺乏品牌营销战略,帮助学生掌握品牌营销技术,指导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可缓解农产品滞销压力。   

 初步做法:由本中心以创业学院名义,登记注册商标,逐步创建形成强势品牌,让初次创业的学生免费使用,坚持“品牌共享,农商互联,融合发展”,使其成为“区域公益性”的网络畅销品牌,得到社会认可。这样,本“创业学院”的设立,无论从学院层面、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时,授人以渔,指导学生运用品牌工具创业,称“品牌创业”。即学生自己注册商标、设计包装、线上吸粉、委托加工、委托配送、微电商运营。这样,学生即可在网上自主创业,而且毕业后很容易进入企业决策层,并获得高薪,符合当下学生“阳光、体面、高薪”求职和创业心理。目前,该类技术人才非常紧缺,需求度极高。    就巴市而言,共有5260个专业合作社,虽说合作社是国家设立的农业发展的基本单元,注册合作社均有商标,但基本上有名无实,流于形式,产品走得是大路货,卖的是白菜价。原因就是农民不会做品牌,不会线上吸粉,不会宣传推广,社会上这种机构很少,多是高大上,服务价格昂贵。如果能培养一批可以帮助合作社品牌化运营的帮手和一批服务机构,区域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就容易实现。

二是中小微企业“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网称:“广网微托”业务。即广告设计、网络传播、微文推广、网店托管等“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和托管服务。这是基于清华大学何怀义教授来校讲座后所得,根据个人多年来研究和为企业服务的经验,河套学院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工作调研过程中发现:经济新常态下,有无数小微企业受资金、人力、技术、成本等影响,没有专门企划机构,因而无法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传播与推广,迫切需要收费低、效果好的外包机构为其服务,也正好是在校(社科类)大学生课余兼职创业的最好项目。具体方法:学生以2-3人为小组,每组承担3-5个小微企业的广告设计、微文写作、网店托管、产品直播等营销任务,相当于小微企业的“小保姆”。当下企业发展讲得最多的是合作整合、抱团取暧模式,一个小组只能完成1-2个企业的外包任务,如果在我们学院里组织上千名学生参与,组成几百个这样的小组,为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区内区外、甚至是国外)提供该项服务,形成规模,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服务外包业务还应当有:代理记帐、法务外包、线上翻译,等等。我们先从上述几个方面试点示范,期待打开局面。

三是农产品“直播”营销。包括手网直播、虚拟直播、现场直播。农产品“直播”营销,是当下最热门、最疯狂的营销手段,非常火爆。今年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广泛调研和与政府企业对接过程中,做了一次实验,即与全球巴盟人微社群和市农业局合作,选择了4个合作社30多位农民自发组团,在前旗、乌兰布和、临河、中旗等地种植了1000亩西瓜,并号召定居中在全球的18万巴盟人,通过乡友微社群,也包括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帮助农民创建品牌和微信直播义卖西瓜活动,搞得非常红火热闹,受到巴市各家官方媒体、北方新报、内蒙古日報、内蒙古电视台以及国内知名网络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这次活动,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负责品牌策划,旨在倡导河套地区的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看清形势,改变传统用化肥农药种田的观念,实行绿色标准化、有机种植和品牌化运营。在活动中,千企联营领导和上百家巴盟级企业,建议组织河套学院在校大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微信和手网参与创业。

     总之,企业基于成本考量,会逐渐把“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而且是企业降低成本最好办法,这就给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机会。事实上,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乃至我区的很多企业并没有完成真正的转型升级,其原因是股权设计和商业模式存在很大问题。其实这些知识也很简单,在教课书上并非重点,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培训掌握了这些技能,等于多学习一门技术,还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微视频制作机构”。      

主要业务:1、产品宣传小视频,2、企业营销专题片,3、微电影创作。由指导老师帮助整合业务,学生自主完成,力争让学生有收入。团队老师倪云奇在校外打拚多年,合作拍微电影、电视剧《女人泪》《我的丑娘》等,为政府部门,企业拍摄几十个专题片,有足够的指导能力。)该项目可以单列,也可以整合到上述项目中。

 目前该项目有很多企业急需得到高校合作,需要学院给予支持。

案例——

“绿色有机羊肉冬补佳肴亲眼看、开心吃”现场直播

看合作社清水煮羊肉,品尝河套绿野佳品

一是介绍河套学院创客团队直播目的→响应市委政政府提出的“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推进贫困地区优质农畜产品销售”。

二是介绍合作这家公司的发展模式→小微订单农业→社会化家庭肉食果蔬健康专家。

三是中蒙边境地区巴音前达门土种羊合作社,原生态自然放养的牛羊,获得国家有机认证。而且这个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高,没有品牌传播,优质上好的牛羊肉卖不上个好价钱,有时还出现滞销。为了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去年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前去调研,帮助当地合作社建立品牌,建立销售渠道,今年又帮助他们成立了外包销售公司,全面负责品牌建设和市场销售。当牧民听说河套学院动员大学生创业力量帮助卖羊肉时,非常感动,派嘎查书记和合作社社长,送来二只上好山羊,用现场“清水煮羊肉”体验式“直播”营销,扩大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以此为试点示范,拉动乌拉特原生态草原牛羊肉的价值并以此证明有机羊肉的特质,实行差异化营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牧民渴望把好羊肉卖给走出的巴盟人。大学生双创团队——品质品牌营销中心果断担此重任,在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下,开辟了一个“直播工作室”,专门为农牧民销售优质农产品。

通过实时直播、微信公众号吸粉、小视频制作传播手段,面向全球巴盟人微社群、全国河套商会群、以及海外巴盟人群等40万人进行品牌营销,表述乌特后旗巴音前达门地区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风俗民情,中蒙边境戈壁滩有机牛羊肉的特质,以“羊肉+旅游”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建设,让牧区发展、牧民增收脱贫!这是一次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典型案例,是一次大学生举办的做公益献爱心活动!

第二团队

河套学院蒙古族传统手工银器制作及营销中心

一、     创业前景及意义

蒙古族传统手工艺银器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基础,在漫长的游牧生活历史中,勤劳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品,这些精美的各式艺术品伴随着蒙古族人民经历了世世代代,至今人们都还在沿用和珍藏着很多工艺品,从而使得传统手工艺品成为蒙古族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重要的瑰宝。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蒙古族人民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好多传统生活用品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随着高端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代替了传统手工制作,使得那些有着独特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的传统工艺品几乎消失,号称能工巧匠的“乌拉特人”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做表率。

1.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美学教育进课堂,进行“蒙古族传统手工艺银器制作”。作为创新创业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能营销作品,为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2.河套学院作为巴彦淖尔市唯一的高等学府,蒙古语专业的学生传承发扬传统工艺美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开设手工艺制作专业也迎合了广大蒙古族同胞的需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大大增加学院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学院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形象。

3.有着独特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的传统工艺品几乎消失,具有精湛技艺的民间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古老悠久的乌拉特文化急待传承与发扬。蒙古族传统工艺银器制作对制作者的艺术专业性要求很高,即要求在图案和造型上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又得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这就要求从事该专业的操作者,必要具有很高的审美和美术基础,同时又有祖辈传承的传统工艺技艺。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唯一本科院校为培养年轻一代抓住了时机。

二、     创业条件

乌力吉德力格尔老师毕业于西北名族大学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现任内蒙古蒙古族工艺师协会副会长、巴彦淖尔市会长,并且继承了祖辈银器制作的技艺,是该专业方面的专家。现计划由乌力吉德力格尔同志任教。还有毕业于西北名族大学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的刘卫东老师,具有多年的设计和制作经验。乌拉特中旗匠人布仁老师是匠人传承人。他们愿为我校的“蒙古族传统手工艺银器制作”课程开设担任辅导老师。其他文化类课程的开设由蒙古语言文学系的老师承担。

创业学生来源主要通过现有蒙语系的在读学生,从中选拨一批热爱该专业的优秀学生,以授课和实训的方式进行培训,有80平米的实训室和制作间,20平米的教师办公室(兼备课室), 10万元的设备投资。

四、     创业目标及成果

1.学生自作产品可作为纪念品和收藏品进行销售。

2.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有用型人才,为蒙古族培养一批传承和发扬乌拉特文化的后继人才。

3.学生掌握银器制作的技艺,能初步具备创新创作的能力,走向社会可以独立完成作品的制作和研发,实现自主创业,可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第二团队

河套学院“郝水源工作室”创业中心

 

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情况简介

 

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农业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成果,更好地为学院转型发展助力,借助科技系统在巴彦淖尔及周边建设的12396服务站、设施农业物联网体系和农田土壤实时监测体系建设工程项目,将其大数据集聚功能得到充分利用,把农业生产现场即时搬到工作室,实现“物联网+服务+教学”的超前教学服务模式。通过生产实地现场+课堂理论教学+生产指导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一、农业教学科研与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可以快速、实时、精确获取农田环境数据。传感器网络采集的信息被传送到后台处理中心,分析后将精准信息即时送达教学及会诊现场,为教学、生产指导过程应时教学服务要点以现场版写真形式所展示。

二、多种传感器、无线基站和传输设备的使用,农业种植现场的各种信息能够轻易的通过自动监测传输功能呈现在专家的眼前,实现了专家、管理者和种植现场的快速连接。

三、通过软硬件系统和手机客户端还能够实现自然灾害监测及预警,方便作物生长现场管理,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农业自动化。

四、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业生产现场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利用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实时传送,为农作物生产和温室控制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五、物联网农业不仅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水、化肥等作物消耗品的利用率。

六、给涉农老师和通过农业创业的年轻人走向农业大舞台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七、营造一个教师、领导、企业家、学生“知识氧吧”。

平台可比较全面的展示农业生产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使学生和老师可以掌握现代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及应用方法。建设设施农业”物联网+教学+服务”平台能使学生、教师以及整个农业行业共同受益,并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农业生产物联网大数据的需求。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巿河套学院就业指导处 电话:0478-8418170 传真:0478-8416080   邮编: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