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根据学院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安排2019年10月12日上午,学院党委委员石文清、宋启超、王敏及宣传部副部长包琳等深入马列教学部在8号楼219会议室主持召开关于加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改革的专题调研,交流学院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次专题调研主要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中如何落实教育部教师十条禁令”、“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不强的问题”,邀请学院长期从事一线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就自身工作和感受谈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意见以及建议等。马列教学部主任郭建刚、副主任李俊红、部分教研室主任及教师参加了此次调研座谈会。老师们就相关问题提了意见和建议。

结合本次调研主题,学院领导对马列教学部教师提了几点希望和要求。

首先在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如何落实教育部教师“十条禁令”的方面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持续对教育部和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师德师风文件及精神的认真学习和领会。9月份是教育厅提出的师德师风建设月,虽然建设月活动基本上已经结束,但是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高尚品德和师风的养成与践行是永远在路上的。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学习更要从实践层面注意践行。

再次就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言,老师们要时刻谨记守初心,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担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初心是培养人才,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一定要“不忘初心、回归初心、守住初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总要求,倾心教学,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代大学生,一要成人,二要成才,对他们的教育也应首先聚焦“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对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两者之间,育人是根本,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扎实推进学生理想信念和品德教育。

最后就提升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方面,老师要做到找差距,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水平抓落实,潜心上好每堂思政课找差距,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对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见贤思齐,奋发进取”,在比较中真正发现短板,找到不足,在教学工作中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学识支撑高水平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学习和改造课堂的能力。结合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要求,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大责任。把大道理如同“春风化雨”和“熔盐入水”般浸润学生内心,真正做到内容接地气、方式吸引人、理论感染人,让学生学深悟透,做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马列教学部郭建刚主任最后指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做国情调研,做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期待,满足他们在理论上、情感上,知识上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高校的思政课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同时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有区别、有侧重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院迎接本科合格评估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