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最强党支部”建设经验做法
202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牢固树立“领头雁”意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最强党支部”建设工作向好向强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设教师党支部2个。“最强党支部”创建伊始,马院党总书记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2次全体党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并持续跟踪问效。为了更好的开展党建活动,加强“最强党支部”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辟了新的党建活动室。
——图系2020年9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部署“最强党支部”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最强党支部”建设实践中,坚决秉持高标准、高要求。教师第一党支部由2名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和1名助教构成,队伍年轻且业务能力强;为了有效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最强支部”创建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最强党支部建设方向;教师第一党支部的党员教师始终坚持教科研并重,在承担繁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任务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教科研课题,教科研成果丰硕;教师第一党支部多位党员教师还承担学校党课讲授任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指导工作,工作成果突出,广受全校师生好评。
——图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最强党支部”建设实践中,紧密联系实际。一是强化党员教师理论培训,通过“周末理论大讲堂”、“内蒙古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培训”、“同上一堂抗疫思政大课”等培训平台,进一步提升第一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党员教师积极承担党课讲授任务,第一教师党支部王瑞云、梁琳、张学军、杨静、白衣丽娜五位党员教师2020年被河套学院纳入“党课教师人才信息库”,其中王瑞云院长7月1日讲授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微党课,张学军教授多次赴企事业单位讲党课;三是提升党员教师影响力,第一教师党支部的梁琳教授获批自治区级“思政名师工作室”,张学军教授获批河套学院“思政名师工作室”,切实履行时代赋予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图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学军教授2020年06月赴北方电力临河热电厂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