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6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专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主要围绕如何用专题教学打造“纲要”金课展开。
专题式教学是一种将教材的知识体系按照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易混性等进行再梳理,用新的专题化的主题主线进行贯穿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要坚持以教材知识体系为基础,根据教材将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分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专题,通过专题式讲授把主要教学内容贯通起来, 再辅之以学生自学以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拓宽学生思路,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研讨老师们充分认识到专题式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专题式教学不仅符合中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还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而且也积极回应了大学生面临的困惑。但是老师们同时也认识到开展专题式教学的难度也较高。要讲好思政课,关键靠教师,从其他高校的经验分析得出科研是制约专题教学与教师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纲要”教研室师资队伍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每学年教学时数普遍高达300学时以上,使教师的科研时间被大大压缩,科研能力严重退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专题教学是一个可行出路,专题教学能够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专长,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优势,在某个专题上积累成果,也会使其承担的专题在讲授时更有广度和深度,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疑释惑,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促进,也可以使自己的职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用专题教学打造“纲要”金课是今后本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任重道远,不断充实“纲要”课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是当务之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供稿
202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