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踏寻红色轨迹 弘扬北疆文化———河套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实录

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发展,更要重视其人格和道德的塑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套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近年来,对于如何做好“一省一策集体行动”实践课教学创新,河套学院也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

探寻思政课实践教学研学轨迹

巴彦淖尔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边塞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传承积淀,留下了阴山岩刻、秦汉长城、鸡鹿塞等历史遗迹,演绎出蒙恬屯垦、昭君出塞、五原誓师、王同春开发河套水利等动人史话。比较有名的有:被誉为“千里画廊”的5万多幅阴山岩刻,1070公里的中国古长城遗迹,河套灌区2019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套学院思政课教学团队深入考察了乌梁素海生态湖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内蒙古兵团博物馆、内蒙古五原抗战纪念馆、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宝音德力格尔事迹馆、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等适合研学的场馆资源,鼓励师生关注了解这些场馆,并组织学生开展“我的红色研学地图”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热烈反响,并创造出不少优秀作品。 

 

  

上图为河套学院思政课教师考察乌梁素海生态湖区

 

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经过深入考察和交流接洽,20238月和10月,河套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已经在五原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和内蒙古河套灌区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成功揭牌。

五原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融科普、教育、参与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精心打造的景区,它以其独特的主题,成为人们了解河套地区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五原县作为河套地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河套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点,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内的各项资源整合,展示了自西汉以来2400年间五原乃至河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河套农耕历史的沿革。河套学院将五原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设立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河套农耕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文化的情感。此举也有助于推动河套地区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上图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上图为河套学院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挂牌

 

 

 

 

上图为河套学院思政课师生走进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内蒙古河套灌区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水利文化遗产之一。据2020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博物馆现有藏品1600/套,其中包括珍贵的水利文物、历史图片和模型等,全面展示了黄河水利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卓越贡献,这里已成为传播黄河文化、普及水利知识的重要平台。河套学院此次与内蒙古河套灌区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的合作,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实践学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入了解黄河水利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两次校馆合作真正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搬进”博物馆,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新时代的魅力,实现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上图为河套学院授予巴彦淖尔市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目前,在河套学院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实践教学已经走出校园,走进了河套文化博物院,带着学生沉浸在历史长河中体会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下一步河套学院将继续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探索出更多可能性。 

 

 

上图为河套学院学生到河套文化博物馆研学

河套学院积极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的创新教学方式以及红色研学地图的绘制,共同书写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新篇章。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们期待并努力能够创新更多的教学形式,发现更多的教学实践点,让更多的学生从社会这个大思政课堂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