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交流实践团师生代表一行22人与正在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场进行“防沙治沙”劳动实践的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交流座谈。
在林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一同参观了解林场的建设和发展变化。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手挖肩抗的人工造林到飞播造林,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西补隆林场人久久为功,采用压沙帐+沙生灌木造林法,逐步扩大绿化面积,努力构筑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行走在林场中,大家深刻体会到“三北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领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座谈会上,我院团委组织宣传科吕娜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河套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及实践活动安排等情况。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团委书记张思豆就“红烛苗圃”项目及团队为大家做了详细介绍。两所院校的学生分享了各自暑期实践的体验与感受,他们围绕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等方面展开热烈交流,大家彼此倾听、互相学习,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拉近了两所院校之间的联系,也建立起两校学生沟通的桥梁。同学们表示,会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积极参与到边境地区防沙治沙、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来,为实现祖国北疆的繁荣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