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院“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月”的安排,11月9日起,艺术系为2018级、2019级全体美术学专业学生安排为期两周的校内实践。娜仁其木格、赵惠萍、连军强、孙长城4位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把芦苇编画、剪纸、泥塑、蒙古族刺绣这四种极具河套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们体验传统技艺,感受非遗魅力。
课堂上,非遗传承人娜仁其木格老师为学生讲解刺绣的绣法和技艺,同学们认真听讲,细心揣摩,一针一线用心练习。非遗传承人赵惠萍老师为学生讲解剪纸的起源、剪纸的类别、剪纸的工具以及剪纸的应用,向学生传授剪纸的基本技法。非遗传承人连军强老师为学生讲解芦苇编画的由来以及作画方法,并为大家做了集体示范。非遗传承人孙长城老师进课堂向同学们传授泥塑的文化知识以及制作过程。
老师们言简意深的言语和精湛的手艺令课堂上的每一名同学都全神贯注,兴趣盎然。此次实践教学增进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上一条:艺术系举行师生钢琴重奏音乐会 下一条:巴彦淖尔市阴山岩刻申遗办主任朱明哲走进河套学院艺术大讲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