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控制灾害发生,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保障我学院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学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各班辅导员等组成,书记任组长。 组 长:刘 军 副组长:王雁飞 王春霞 张 静 组 员:袁 炜 袁 霞 苏 娜 李烨林
全体辅导员
二、工作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系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三、应急理程序和工作原则 (一)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任何人员都有预警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各科室领导、各辅导员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系领导汇报。 (二)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院系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领导到位制度。突发事件发生之后5—10分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必须到达现场,组织组员和有关人员进行分工协调,指挥处理相关工作,在能力范围内展开施救工作,并及时上报。 2、学校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3、学校突发事件向外发布制度。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对外发布,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四)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原则: 1、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3、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4、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一)学生罢课等教学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情况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辅导员、教务处等有关人员到事故班级,进行劝导和解释。同时做好非事故班级的稳定工作。对不满办学条件引发的罢课或闹事的,由学院领导出面解释说明;对由于教学原因产生的罢课或闹事的,由教务处负责人进行解释说明;对由于学生管理等原因产生的罢课或闹事的,由学生科负责人进行解释说明。在处理过程中,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要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顷听学生的意见,及时由所在班辅导员选派代表与学院领导对话。尽量避免事态扩大化。
(三)恶性伤亡事故的处理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学校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四)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处理2、辅导员、值日人员如果发现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人员,病人身边人员要将病人立即上报,并送往离学校最近的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医院,配合医院进行事件的处理。 3、根据食物中毒的程度,综合协调组迅速报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对中毒人员饮食过的食品要进行封存和清查,以免再次中毒。对吃过有毒食品的其他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 4、做好善后工作。救治和慰问中毒人员,对事件进行全过程调查,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事件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处理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院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发生学生打群架或外来人员闯入闹事等人为破坏的处理 2、事故一旦发生,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当事人所在班辅导员、学生科人员到场,控制事态恶化。对本校无法处理的,立即与派出所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协助处理,对在事故中出现的伤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3、发生本校或外来人员进入校内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等突发事件,值班人员应立即报警,及时送伤者就医,保护现场,由保卫和学生科调查原因。 4、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5、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八)火灾的处理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学场所的火灾,教学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涉火人员必须提交火灾原因的书面报告。 1、火灾发生后,保卫科应及时组织“学校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将火情控制下来。 2、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己的力量难以扑灭,应立即拨“119”报警。 3、重点部位或其邻近发生火灾,靠学校自己力量无把握短时扑灭,可能危及重点部位,应立即直接拨“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隔离电源。
上一条:我系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下一条:我系进行安全大检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