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网站首页
系部概况
系部简介
组织机构
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
系部新闻
党建园地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入党导航
专题教育
团学园地
共青团动态
奖助评优
社团活动
教学科研
非遗文化研究中心
质量工程
科研平台
教学活动
实习就业
招生计划
专升本计划
本科计划
专科计划
就业指导
校企合作
实习实训
艺术空间
教师作品
学生作品
科研活动(旧)
非遗文化研究中心
质量工程
科研平台
教学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科研活动(旧)
河套艺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4日 12:03 来源: 点击:[]
河套艺术研究中心是河套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领导下的综合型研究平台,系河套学院重点科技与服务平台之一,下设河套音乐研究室、河套书画研究院、阴山岩画艺术保护研究中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四个独立的研究机构。中心根据河套地区文化艺术的特点,多维度、跨学科、多视角对河套文化艺术实践进行分类研究,旨在深入挖掘、整理河套地区文化艺术,并对其展开研究、传承与保护工作。
河套艺术研究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9名,形成了校内外结合、各学科领域专家引领、成员学历和职称层次合理的研究梯队。近年来,本中心研究团队已出版相关论著、歌曲作品专辑、画册、书法作品集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关科研立项10项。河套艺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将会全面推动河套文化艺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加强地区文化艺术基础建设,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推进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构建创新型“民族文化大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平台目前研究成果简介
一、出版相关论著、歌曲作品专辑
、画册,书法作品集等20余部。
近年来,河套艺术各研究团队公开出版发行专著、作品集20余部,主要代表作有:张建国油画作品集《感恩生活》;邢秀专著《漠南杂谭》、《漠南吟草》及其书法作品集《中国书法三人行》;
张志国专著《阴山归来不见山》;
车骋中专著《唱给家乡的歌-车骋中歌曲选》、《河套民歌》;朱文成主编、陈楠、仲容副主编《山曲儿艺术与创作精华》;朱文成歌曲作品CD《黄河魂、草原情、河套人》;赵海远作品CD《草原的月亮》、《永远的牧歌》;朱永飞个人独唱专辑《唱首情歌给草原》《牵手草原》等。
二、发表相关论文50多篇。
近年来,河套艺术各研究团队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阴山岩画创作中的审美追求》、《阴山岩画与油画创作》、《试论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大河千秋,塞上天府—内蒙古河套开发史陈列”综述》、《河套地区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风格及其成因分析》、《阴山岩画的分布与区域划分》等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相关研究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三、相关科研立项10项
。近年来,河套艺术各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人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成效显著。邢秀主持的“基于阴山岩刻的吉祥图元素研究 ”、仲容主持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山曲儿研究”、 郝淑宝主持的“
阴山岩画的艺术表现与审美研究”
、 张静主持的“内蒙古高校本土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丁诗瑶主持的“河套饮食文化视野下的食品旅游产品设计”、张恒金主持的
“
缓蚀剂在鎏金铜器表面绿锈去除中的应用”、
“
皮毛文物退质与传统鞣制工艺间关系的研究”、
陈楠主持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张小飞主持的“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教学实践研究”、乔杨主持的“四维一体PBL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王春霞主持的“
巴彦淖尔市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课题在自治区教育厅、国家文物局、河套学院等单位立项。
四、
获区级以上奖励70多项 。
近五年来,本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创作的作品共有70多项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励。如
首席专家张建国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权威机构收藏,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学艺术创作最高奖——“萨日纳”奖;
赵海远的歌曲《河套人家》于200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邢秀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朱文成的歌曲《拉骆驼的哥哥早回来》《夸嫂嫂》《大河套夯硪歌》等作品获得全国、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青年学术骨干王春霞、郝淑宝、李亚明、陈楠、仲容、石鑫等的研究成果与作品在全国美育成果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
上一条:
河套艺术研究中心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