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印刷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印刷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加入时间:2011/11/16 21:30:03 来源:admin 访问量:248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包装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的设计工具,进行印刷设计,具备印刷设计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
在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脑绘图设计》等基础课程,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图形图像制作能力,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CI》。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要求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前瞻性的专业目光,在专业实践中提高,培养专业创作能力。通过严谨而富创造性的理论讲授和多样化、结合实践的课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实践能力。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在印刷技术和印刷工艺的基本规律统筹下进行的书籍装帧设计制作。使学生了解当代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工艺流程,掌握印刷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把印刷品设计、印刷工艺及电脑设计制作技术有机的结合。
(二)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印刷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五大印刷的特点
3、掌握书籍装帧设计概论
4、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开发,通过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并参照行业职业标准,以任务引领为课程框架,将课程按递进方式设计成项目,并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以点到面的全面掌握网页设计的职业技能。同时开发教材,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条件,课程评价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完成本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整体设计,建立了基于印刷设计的教学大纲。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颜色识别的原理
2、RGB颜色模式和CMYK颜色模式
3、色彩的冷暖
4、色彩情感规律的应用
5、印刷网点基础知识
6、印刷分类
7、印刷品常用制作尺寸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完成印刷的各项设计任务。
2、以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动态,在设计观念上达到一定高度。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 印刷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印刷流程,印版种类及特点。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印刷的概念要素
第二节 印刷术语的含义
第三节 印刷原理介绍
第二章 五大印刷的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凸版印刷特点
第二节 凹版印刷特点
第三节 平版印刷特点
第四节 胶版印刷特点
第五节 丝网印刷特点
了解各种印刷方式的特点及适合的设计风格。
第三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论
第一节 灿烂的书籍历史文化
第二节 书籍开本设计
第三节 书籍的形态
第四节 书籍设计的过程
书籍开本类型,及书籍设计的流程
第四章 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 版心设计
第二节 编排方式
第三节 分栏与行宽
第四节 空白处理
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版式。
课时分配表
【有关说明】
1、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任课教师能够指导和监控学生的自学。
2、有效组织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督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法
1
印刷设计的基本原理
16
讲授+实训
2
五大印刷的特点及应用
3
书籍装帧设计概论
20
4
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5
书籍插图的设计
10
6
实践内容(作业)
合计学时
72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设计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方式,又是技术的基础之一,也是通用技术各个模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的教学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1.提高学生对设计过程的参与程度。
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要亲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試验、评价以及相应的分析、权衡、选择、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才能使学生可能产生多样化的思维,才能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学生的技术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所以,在技术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強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技术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要做这“两全”,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强烈兴趣,以吸引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设计过程。
2.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
技术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用多种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生成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在形成多个方案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真正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以使学生对设计过程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二、评价建议
该课程总学分为4学分。
考核形式:学期末命题创作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评估方法:学期末命题创作占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40%。本学期考核成绩为总分为100分,其内容比例分配为:符合印刷要求30%,书籍设计创意20%,书籍版面设计30%,装裱与展示环境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的教材,但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讲义。
2.编写与自己的讲义匹配的案例及课程教学材料。
附录教材及主要参阅书目
【教材与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书籍装帧》于静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
1、《印刷设计》刘扬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书装百年》 张潇编着,湖南美术出版社。
3、《书籍装帧创意设计》邓中和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4年北京第一版 。
上一条:《广告策划》教学大纲 下一条:《包装设计》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