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数学与计算机系教学督导工作系列报道 教学督导9月份工作分析总结报告

2020年10月28日 10:04  点击:[]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良好教风、学风的建设,促进本系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数学与计算机系教学督导工作组围绕学院应用型办学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09月依照河套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行事历安排,对全系各班级上课情况进行随机检查,针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应用性、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对教师课堂进行随机听课、与授课教师积极沟通交流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第一周对全系所有在校教学班的教材购买情况进行核查。现将各项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学生教材购买情况

2020911日,系教学督导工作组对本系现有在校11个教学班学生购买教材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和核查,核查结果发现2019级物联网工程蒙班有5名学生没有按要求购买创新创业课程相应的教材《创新创业教程》(后经教师说服已买),其他学生都按要求购买了任课教师推荐的教学用书。

2.日常教学检查

系教学督导工作组本月随机日常教学检查58次,主要集中在厚德楼二楼、三楼和四楼。日常教学检查总体情况良好:所有在校教学班教室多媒体设备运行正常,各机房实验室硬软件资源安装调试到位,达到支持开展正常教学的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文件齐全,无无故缺课迟到现象;学生上课出勤率较高,无无故缺课情况,有个别学生因病请假。

3.听评课情况

系教学督导工作组本月随机听课36人次,集体评课2次,主要关注的是本系中青年教师讲授的大二、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程。集体评课反馈的总体评价是中青年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重点突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课程内容设置的应用性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需要进一步挖掘和积极探索。

任课教师普遍备课充分,上课激情饱满,有一定的感染力,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课堂秩序良好,教学过程中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能适时增加互动内容,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不注意听课的学生能够及时给予提示并且进行批评教育,努力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全课程育人过程中。

4.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

本月进行调查问卷1次,针对新生入学前学习数学课程的情况,理工科专业新生普遍反映对数学科目比较感兴趣,也表示数学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重要。个别访谈3次,被访学生表示对开学以来的教学管理及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后学习的指导。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部分数学课教师现在课堂授课基本还是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建议教学过程中适当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教学,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定义和公理的呈现更加方便和节省板书时间,更让教学内容“动”起来、“活”起来。经过上一学期的线上教学,我们已经积累了部分线上教学的资源和经验,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教师能够积极尝试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2.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积极搭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平台,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劳动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要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要注意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多关注学困生和“后排生”的学习情况,可通过增加个别提问、练习、实践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做好课下作业情况反馈及辅导答疑。

3.课程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有待提高。202096日,赛院长在院系两级督导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学督导要把政治督导放在首位,每一位督导都要关注意识形态的问题,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对于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挖掘和积累。

三、关于课程内容设置的应用性研讨

围绕学院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系教学督导工作组关于课程内容设置的应用性展开研讨。首先,工程技术应用类课程最好是由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任教;其次,应用型教材选用(如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规划教材)也是有必要的;第三,任务驱动+案例(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是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设置较好的形式;第四,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的引(指)导和示范作用,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学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案例积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四、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分析与总结

围绕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教学督导工作组就课程思政的涵义、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和理工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进行深入研讨。对于课程思政的涵义和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大家都还在探索阶段,在这里对课程思政的涵义和做好课程思政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以及理工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等做一些补充,希望能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大家有所助益。

1.“课程思政”的涵义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 ,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即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

2.做好课程思政的几个方面。

1)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课程思政”不是片面给学生讲政治理论课,它实际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如教师的言行举止、穿戴打扮、个人魅力、缜密思维、严谨治学等。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崇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礼貌用语,要尊重学生,关心关爱学生,诚信对待学生等等 ,这些都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和教育作用。

2)对学生进行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做人必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实际上各个行业还有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灌输和渗透这些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结合专业实际宣传我们的世界领先技术。如我国的银河计算机、高铁、核电等处于世界的领先技术、国之重器、大国工匠,以及经过短时间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技术的行业,如航空航天、工程建筑、水利工程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理工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人文社科类课程容易获得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理工类课程以科学原理阐释、工程技术应用等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体内容,可以通过挖掘具有共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与实践。

1)介绍专业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每一门理工类课程,其所讲述的专业知识、涉及的行业和职业都有从无到有发展变化的历史,既隐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实践,也包含着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奥义和文明传承延续的密码。学科史的讲授要放在中国史、世界史的大背景下,以“大历史”的史观考察其变迁与发展。“课程思政”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讲述,回顾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发展历程的艰辛、民族国家繁荣进步的来之不易、党的领导的英明果敢,古今对比,中外映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专业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学科发展历史中有担当、有作为的典型人与事,通过课堂讲授、音影资料播放、实地参观访问等形式,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通过今昔对比,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教育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勇担时代使命,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新时代大学生除了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人类关怀。要能拓展国际视野,做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接力者,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2)结合专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走上社会,从事各类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既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件,也是人才应具备的内在素质。每门理工类专业课程都有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将其融入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知晓从事本专业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对专业活动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专业伦理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在专业中应具有的伦理意识、遵循的伦理原则、表现出的伦理态度、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并实施正确的伦理行为的能力。理工类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除了培养学生责任主体意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遵守社会规范等普遍性内容,还需结合所学专业,将其置于当下所处的现实环境下,在世界视野、现实关切、未来指向等维度中,拓展其所面临的伦理难题、挑战和困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判断。理工类课程的开课第一讲,可将本专业的伦理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开宗明义,予以阐发,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刚开始时,即能接受伦理知识内容的学习。

3)加入形势与政策内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推进“课程思政”,也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形势与政策内容,通过介绍本专业以及国际国内相关产业所处的发展背景、发展形势、发展动向,本专业发展趋势、国内外发展水平对比等,引导学生确立竞争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专业课程中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将本专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创新态势,国内外的产业布局、政策、优势比较,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走向、国家战略布局、行业发展前景等内容纳入其中,既保持世界视野,又强调本土意识,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发展的走向与坐标。除了课堂的知识讲解,还可以融入见习实习、社会调研、专家报告等教学环节和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国情、社情、行业境况等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竞争意识,提振攻坚克难的斗志与勇气。

通过对世界情势和当代中国国情的学习和把握,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意识到全球化条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做好生涯规划、追求远大志向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创新品质。通过实操训练、试水创业、科创实践等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课程思政”过程成为滋养学生创新精神、夯实创新底蕴、塑造创新品格的过程,从而助力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品格养成,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数学与计算机系教学督导工作组

2020930

 

上一条:数学与计算机系举办“企业网络架构”专题讲座
下一条:数学与计算机系教学督导工作系列报道 九月份教学督导总结(二)

关闭

版权所有© 河套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系    技术支持:河套学院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