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言文学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专题讲座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重要精神纽带。为了让每一位踏入校园的新生在入学之初便深刻领悟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深刻内涵,激发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与自豪。2024年9月20日晚7点,由蒙古语言文学系书记张卫东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守牢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为主题的讲座。
在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清晰地听到那来自历史深处的民族团结之音?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如何确保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不断裂,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蒙古语言文学系以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形式,向同学们抛出了深刻而紧迫的时代之问。
张书记以生动的案例开场,着重讲解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实践依据、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大学生中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等三个方面。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强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每一位青年都应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实践者。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活动现场,也照亮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灵。它不仅是国家的期望,也是每个青年学子的责任与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深刻寓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本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搭建起了增进民族情感的桥梁,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定能肩负责任,携手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共同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