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

“三下乡”风采‖河套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   点击:[]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同学们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4日,河套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河套农耕文化博物馆、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胜乡田聪明故居、母亲广场、李贵书记蹲点纪念室等地,开展集体实践研学活动。

 

深耕乡土情怀

见证乡村振兴

 

实践团首站到达位于五原县的河套农耕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他们聆听河套地区农耕文化的悠悠古韵,深入体会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与中国智慧,切身体验农作的艰辛和乐趣,深刻感悟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聆听先辈事迹

领悟革命精神

 

在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馆,同学们参观了纪念馆区、烈士陵园区和历史风貌区。在观看珍贵文物展品、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重走巷战特色街和战争废墟区等一系列观摩活动中,他们深受思想洗礼和红色文化熏陶。

 

D3C7

 

B7EC

 

B68D

F457

 

1078F

 

1064A

 

D382

F03D

 

C6D8

 

寻访田老故里

共绘时代新村

 

实践团第三站来到位于和胜乡新永四社的田聪明故居。田聪明故居由故居、事迹展览室、母亲广场三部分组成,通过实地观察、讲解员介绍、观看纪录片,同学们深入了解田聪明的生平事迹,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和乡村振兴成果。

 

ACC3

 

A197

 

15C8D


缅怀李贵同志

践行总干精神

 

古语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40年前,李贵带领15万干部群众对阴山脚下因淤堵而废弃的总排干沟进行大规模疏浚挖通,走出了河套农田灌排配套的第一步。来到五原县和胜乡五社当年李贵书记下乡蹲点工作的旧址,同学们在参观了解李贵书记当年艰苦的工作环境后,感触颇深。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李贵书记学习,在新时代的工作中发扬实干精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踏寻知青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

 

走进建沣农场展览馆,大家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炕桌、躺柜、水壶、马灯、大胶车、毛驴车、耧犁套耙……同学们见证着老一辈生活的点点滴滴,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和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以及知青历史介绍,让大家知晓了知青们当年屯垦戍边的艰苦不易,也感受到那一代人的激情岁月和火热青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新时代青年发挥着生力军作用。同学们应扎根基层一线,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品格,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实地探访与深刻学习中,对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这份感悟将如同明灯,照亮同学们的前行之路。今后,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璀璨夺目的光芒!

 

 

上一条:“三下乡”风采‖体育系师生赴巴彦淖尔市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三下乡活动
下一条:立足实践,感悟青春|暑期“三下乡”实践感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