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启航,满载硕果而归。在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实践感悟,共同见证他们成长的足迹与收获的喜悦。
一片沙漠,何以生绿?西补隆林场的防沙治沙人这样回答:“一代又一代的人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沙漠也能变绿洲”。这是我此次前往西补隆林场“三下乡”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齐心协力在育苗基地与当地农民一起拔草,在沙漠中种梭梭树,犹如绿色使者。经过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汗水与欢乐交织,这一切的艰辛,在收获的那一刻,都变得如此值得。
真正触动我的,是开头那句话的深意。西补隆林场的防沙治沙人,他们以半世纪的执着与毅力,扛起了保护河套平原的神圣使命。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应只是空喊口号,更应该将青春的汗水洒在北疆的土地上,让青春之光照在北疆大地上,以“三下乡”为契机,积极投入到基层建设中去,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水利与土木工程系
2021级工程管理1班 窦新冉
这次暑期“三下乡”的旅程中,林场劳动实践的日子让我刻骨铭心。在烈日炎炎的沙漠中,我们踏入固沙的草方格,手持铁锹,两两合作,一人挖掘沙土,一人将小树苗植入树坑。面对困难,我们从未有过丝毫的退却,而是倾注全力,为的就是在这片广袤的黄沙中播种下绿色的希望。当一棵棵树苗在我们手中稳稳地扎根于沙土之中,那份深深的成就感与喜悦感,言语难表。
林场的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治沙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亲眼见证了林场工作人员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他们为了这片土地,毅然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选择了与沙漠为伍,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守护着这片珍贵的绿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医学系
2023级护理学1班 吴浩嘉
夏日炎炎,阳光照耀在广袤的大地上,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意义非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片热土上,我不仅目睹了大自然的壮美,更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
这次实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夏日时光。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不断奋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铭记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经历和收获,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祖国边境地区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学系
2023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 马若馨
此次跟随团队到乌拉特后旗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收获颇多。我们一同参观当地企业,了解畜牧养殖、企业发展和地域文化;走访气象站和农博园,学习气象科学与现代农业的知识;在幼儿园与小学和小朋友们的互动交流,感受孩子的纯真和教育的价值。西补隆林场是最美好的一站,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工作人员亲切热情,几天的工作体验让我深知治沙种树工作的艰难不易与重大意义。
我热爱这片土地,若有机会,希望能再次踏上这片热土,为祖国边境地区的绿色发展献上一份微薄但坚定的力量。
机电工程系
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据中心设施运维方向)1班 徐日
初到林场,被其广袤绿色震撼,但随着活动深入,我发现美丽背后有诸多艰辛挑战。
回顾这段在西补隆林场的“三下乡”实践经历,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在这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脆弱,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同时,我也被当地林业工作者和村民们的淳朴与热情所打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让我明白了坚守和奉献的真正含义。
未来,我将带着收获,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保护生态、建设家园贡献力量,相信只要人人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行动,定能创造美好世界!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2023级环境生态工程1班 刘洋
在今年的暑期“三下乡”之旅里,我们踏上了乌拉特后旗的这片热土,亲眼见证了古老传统与现代科技交织的瑰丽画卷。兴然牧业的智能养殖基地熠熠生辉,国城资源公司的钛白粉产业尽显工业之美,它们彰显了科技与智慧的无限可能;中欧班列疾驰而过,它不仅是一条物流之路,更是开放与合作的象征;在这片戈壁之上,红驼文化坚韧不拔,英格苏公司的驼奶产业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创新的魅力。农博园的设施如同绿洲般蓬勃,预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我们走进纯真的校园,与孩子们一起欢歌笑语,播撒知识的种子与爱的温暖。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眼界,更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深深的触动,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记忆,怀揣知识与热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农学系
2023级动物科学3班 尚苏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