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一、培养目标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的专门训练,具有运用农业资源与环境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在农业、土壤肥料、土地、环保、农资生产与销售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及管理、农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肥料生产与管理、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团队协作精神。 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求实创新意识。 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具备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相关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与操作、相关规划与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估、自然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能力。 创新创业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对新知识、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敏锐性,能开展相关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创业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会进行文献检索,懂科技写作,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应用于本专业相关领域。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较多的数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掌握资源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学、气象气候学等专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三、修业年限、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若休学创业2年,可实行8年弹性修业年限。 (一)毕业条件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至少取得相应161学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毕业需获得的证书要求按“关于我院毕业生各类证书获取要求的实施意见”(院教字〔2012〕5号)执行。 1.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 2.英语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须达到325分以上(含325分); 3.普通话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三甲(70分以上)。 (二)学位授予条件 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符合《河套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地质地貌学、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地理学、肥料工艺学、环境监测与评价、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改良学。 六、实践性教学要求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年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1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在第七、八学期带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并确定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全程指导。第六学期完成开题,指导教师需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程指导。 七、教学计划表 (一)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分 |
学 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一 14 周 |
二 16 周 |
三 16 周 |
四 16 周 |
五 16 周 |
六 16 周 |
七 16 周 |
八 17 周 |
考核 方式 |
|
|
|
|
|
|
|
|
通识教育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
bsx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 |
28 |
14 |
3 |
|
|
|
|
|
|
|
考试 |
|
|
|
|
|
|
|
|
bml01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2 |
32 |
22 |
10 |
|
2 |
|
|
|
|
|
|
考试 |
|
|
|
|
|
|
|
|
bjxs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32 |
16 |
|
|
3 |
|
|
|
|
|
考试 |
|
|
|
|
|
|
|
|
bmy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32 |
16 |
|
|
|
3 |
|
|
|
|
考试 |
|
|
|
|
|
|
|
|
bsg01 -bsg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54 |
26 |
|
|
|
|
3 |
2 |
|
|
考试 |
|
|
|
|
|
|
|
|
bdyy1 -bdyy4 |
大学英语 |
16 |
248 |
220 |
28 |
4 |
4 |
4 |
4 |
|
|
|
|
考试 |
|
|
|
|
|
|
|
|
bjsj1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2 |
32 |
16 |
16 |
2 |
|
|
|
|
|
|
|
考试 |
|
|
|
|
|
|
|
|
bty01 -bty04 |
体育 |
4 |
144 |
16 |
128 |
2 |
2 |
2 |
2 |
|
|
|
|
考查 |
|
|
|
|
|
|
|
|
bxjjy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28 |
18 |
10 |
2 |
|
|
|
|
|
|
|
考试 |
|
|
|
|
|
|
|
|
bxs01 -bxs07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44 |
20 |
1 |
1 |
1 |
1 |
1 |
1 |
|
|
考试 |
|
|
|
|
|
|
|
|
dxszy |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
2 |
36 |
36 |
|
6/学期 |
6/学期 |
6/学期 |
6/学期 |
6/学期 |
6/学期 |
|
|
考查 |
|
|
|
|
|
|
|
|
cx051 |
军事理论 |
1 |
36 |
36 |
|
36/学期 |
|
|
|
|
|
|
|
考试 |
|
|
|
|
|
|
|
|
bjs01 |
军事技能训练 (含安全教育) |
1 |
2周 |
|
2周 |
2周 |
|
|
|
|
|
|
|
考查 |
|
|
|
|
|
|
|
|
zydl1 |
专业导论 |
0.5 |
8 |
8 |
0 |
8/学期 |
|
|
|
|
|
|
|
考查 |
|
|
|
|
|
|
|
|
byw01 |
大学语文 |
2 |
28 |
20 |
8 |
2 |
|
|
|
|
|
|
|
考试 |
|
|
|
|
|
|
|
|
合计 |
48.5 |
874+2周 |
582 |
292+2周 |
16 |
9 |
10 |
10 |
4 |
3 |
|
|
|
|
|
|
|
|
|
|
|
说明: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15门,总计48.5学分,874学时,其中讲授582学时,实践、实验292学时。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8 |
128 |
|
|
|
X |
X |
X |
X |
X |
|
|
|
|
|
|
|
|
|
|
|
说明:通识教育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128学时(其中需要分别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各2学分及以上)。 |
教学计划进程表(续1)
课 程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分 |
学 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分配 |
|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一 14 周 |
二 15 周 |
三 15 周 |
四 15 周 |
五 15 周 |
六 15 周 |
七 16 周 |
八 17 周 |
考核 方式 |
|
|
|
|
|
|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
10217 |
无机化学 |
3.5 |
70 |
50 |
20 |
5 |
|
|
|
|
|
|
|
考试 |
|
|
|
|
|
|
b0009 |
有机化学 |
3 |
60 |
42 |
18 |
|
4 |
|
|
|
|
|
|
考试 |
|
|
|
|
|
|
10221 |
分析化学 |
3 |
60 |
42 |
18 |
|
|
4 |
|
|
|
|
|
考试 |
|
|
|
|
|
|
1010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5 |
48 |
36 |
12 |
|
3 |
|
|
|
|
|
|
考试 |
|
|
|
|
|
|
10050 |
线性代数 |
1.5 |
32 |
24 |
8 |
|
|
2 |
|
|
|
|
|
考试 |
|
|
|
|
|
|
bnn05 |
大学物理 |
2.5 |
48 |
36 |
12 |
|
3 |
|
|
|
|
|
|
考试 |
|
|
|
|
|
|
合计 |
16 |
318 |
230 |
88 |
5 |
10 |
6 |
|
|
|
|
|
|
|
|
|
|
|
说明:开设专业基础课6门,总计16学分,318学时,其中讲授230,实践、实验88学时。 |
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
bnn09 |
植物学 |
2.5 |
42 |
28 |
14 |
3 |
|
|
|
|
|
|
|
考试 |
|
|
|
|
|
|
bnn22 |
农业气象学 |
1.5 |
30 |
24 |
6 |
|
2 |
|
|
|
|
|
|
考试 |
|
|
|
|
|
|
bnz01 |
※ 地质地貌学 |
1.5 |
30 |
22 |
8 |
|
2 |
|
|
|
|
|
|
考试 |
|
|
|
|
|
|
bnz02 |
※ 土壤学 |
3 |
46 |
30 |
16 |
|
|
3 |
|
|
|
|
|
考试 |
|
|
|
|
|
|
bnn07 |
生物化学 |
2.5 |
46 |
32 |
14 |
|
|
3 |
|
|
|
|
|
考试 |
|
|
|
|
|
|
bnn10 |
植物生理学 |
2.5 |
46 |
32 |
14 |
|
|
|
3 |
|
|
|
|
考试 |
|
|
|
|
|
|
bnn08 |
试验统计学 |
2.5 |
46 |
34 |
12 |
|
|
|
3 |
|
|
|
|
考试 |
|
|
|
|
|
|
bnz03 |
※ 植物营养学 |
3 |
46 |
30 |
16 |
|
|
|
3 |
|
|
|
|
考试 |
|
|
|
|
|
|
bnn11 |
微生物学 |
2.5 |
46 |
34 |
12 |
|
|
|
3 |
|
|
|
|
考试 |
|
|
|
|
|
|
bkjx1 |
科技论文写作 |
1 |
16 |
8 |
8 |
|
|
|
1 |
|
|
|
|
考查 |
|
|
|
|
|
|
bnn13 |
农业生态学 |
1.5 |
30 |
26 |
4 |
|
|
|
|
2 |
|
|
|
考试 |
|
|
|
|
|
|
bnz04 |
※ 土壤农化分析 |
2.5 |
46 |
24 |
22 |
|
|
|
|
3 |
|
|
|
考试 |
|
|
|
|
|
|
bnz05 |
※ 土壤地理学 |
2.5 |
46 |
38 |
8 |
|
|
|
|
3 |
|
|
|
考试 |
|
|
|
|
|
|
bnz06 |
※ 环境监测与评价 |
3 |
46 |
36 |
10 |
|
|
|
|
3 |
|
|
|
考试 |
|
|
|
|
|
|
bnz07 |
作物施肥技术 |
2.5 |
46 |
38 |
8 |
|
|
|
|
|
3 |
|
|
考试 |
|
|
|
|
|
|
bnz08 |
※ 肥料工艺学 |
2.5 |
46 |
38 |
8 |
|
|
|
|
|
3 |
|
|
考试 |
|
|
|
|
|
|
bnz09 |
※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
3 |
46 |
36 |
10 |
|
|
|
|
|
3 |
|
|
考试 |
|
|
|
|
|
|
bnz10 |
※ 土壤改良学 |
3 |
46 |
34 |
12 |
|
|
|
|
|
3 |
|
|
考试 |
|
|
|
|
|
|
合计 |
43 |
746 |
544 |
202 |
3 |
4 |
6 |
13 |
11 |
12 |
|
|
|
|
|
|
|
|
说明:开设专业必修课18门,总计43学分,746学时,其中讲授544,实践、实验202学时。 专业核心课程用※标识。 |
课 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分 |
学 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分配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一 14 周 |
二 16 周 |
三 16 周 |
四 16 周 |
五 16周 |
六 16 周 |
七 16 周 |
八 17 周 |
考核 方式 |
专业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
bssj1 |
第二课堂(含社会实践) |
2 |
|
|
|
第1-6学期 |
|
|
考查 |
bnzsc |
生产实习 |
2.5 |
5周 |
|
5周 |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
|
考查 |
bbysx |
毕业实习 |
16 |
33周 |
|
256 |
|
|
|
|
|
|
16周 |
17周 |
考查 |
bsj08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考查 |
课外实践教学总计 |
20.5 |
38周 |
|
256+5周 |
|
|
|
|
|
|
|
|
|
教学计划进程表(续2) 教学计划进程表(续3)
课程模块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分配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一 14 周 |
二 16 周 |
三 16 周 |
四 16 周 |
五 16 周 |
六 16 周 |
七 16 周 |
八 17 周 |
考核 方式 |
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
bcxcy |
创新创业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考查 |
合计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
说明:实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制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经过认定可冲抵人才培养方案中除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外课程的15个学分。 |
教学计划进程表(续4)
课 程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分 |
学 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分配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一 14 周 |
二 15 周 |
三 15 周 |
四 15 周 |
五 15 周 |
六 15 周 |
七 16 周 |
八 17 周 |
考核 方式 |
|
|
|
素质拓展模块 |
bnn33 |
仪器分析 |
2 |
30 |
16 |
14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1 |
农学概论 |
2 |
30 |
24 |
6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2 |
园艺学概论 |
2 |
30 |
24 |
6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3 |
农业资源与环境导论 |
2 |
30 |
24 |
6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4 |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2 |
30 |
24 |
6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5 |
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 |
2 |
30 |
16 |
14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6 |
农产品品质分析 |
2 |
30 |
16 |
14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7 |
水资源与农田水利学 |
2 |
30 |
16 |
14 |
|
|
|
|
2 |
|
|
|
考试 |
|
|
|
bnz18 |
土壤环境与食品安全 |
2 |
30 |
16 |
14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z19 |
土壤退化与整治 |
2 |
30 |
24 |
6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z20 |
土壤污染与防治 |
2 |
30 |
24 |
6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n23 |
农业推广学 |
2 |
30 |
26 |
4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z21 |
无土栽培 |
2 |
30 |
16 |
14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n28 |
绿地规划与设计 |
2 |
30 |
22 |
8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n34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2 |
30 |
26 |
4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z22 |
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 |
2 |
30 |
26 |
4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n61 |
有机化学(选讲) |
2 |
30 |
30 |
0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n62 |
无机化学(选讲) |
2 |
30 |
30 |
0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z23 |
土壤学(选讲) |
2 |
30 |
30 |
0 |
|
|
|
|
|
2 |
|
|
考试 |
|
|
|
bnz24 |
植物营养学学(选讲) |
2 |
30 |
30 |
0 |
|
|
|
|
|
2 |
|
|
考试 |
|
|
|
byyxj |
大学英语(选讲) |
2 |
30 |
30 |
0 |
|
|
|
|
|
2 |
|
|
考试 |
|
|
|
bzzxj |
思想政治(选讲) |
2 |
30 |
30 |
0 |
|
|
|
|
|
2 |
|
|
考试 |
|
|
|
合计 |
44 |
660 |
520 |
140 |
|
|
|
|
16 |
28 |
|
|
|
|
|
|
说明:实行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制,学生至少选修23学分,346学时。 |
总合计 |
161 |
2444+40周 |
1748 |
696+40周 |
24 |
23+x |
24+x |
23+x |
15+x |
15+x |
|
|
|
|
|
|
(二)学时与学分比例表
类别 |
开课 门数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 |
占总学分 比例 |
备注 |
必修课程 |
通识教育 必修课 |
15 |
874+2周 |
35.76% |
48.5 |
30.12% |
X为学院开出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24 |
1064 |
43.53% |
59 |
36.65% |
创新创业 |
1 |
32 |
1.31% |
2 |
1.24% |
专业实践性必修课 |
5 |
38周 |
/ |
20.5 |
12.73% |
选修课程 |
通识教育 选修课 |
X |
128 |
5.24% |
8 |
4.97% |
素质拓展 选修课 |
22 |
346 |
14.16% |
23 |
14.29% |
合计 |
67+X |
2444+40周 |
100% |
161 |
100% |
毕业 学分 |
161 |
必修课学分 |
130 |
选修课学分 |
31 |
(三)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 时 数 |
总数 |
其中 |
2444+40周 |
必修课 |
选修课 |
课内 教学 |
实验实践 教学 |
创新创业 |
理论 |
实践 |
1970+40周 |
474 |
1716 |
696 |
40周 |
32 |
学分 |
总数 |
其中 |
161 |
必修课 |
选修课 |
课内 教学 |
实验 教学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创新创业 |
理论 |
实践 |
130 |
31 |
108 |
30.5 |
0 |
20.5 |
2 |
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所占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学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课程实践学分) |
31.68% |
(四)教学计划中英文对照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
3 |
42 |
2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
2 |
32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5 |
80 |
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Introduction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48 |
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Outlin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History |
3 |
48 |
6 |
大学英语 |
College English |
16 |
248 |
7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Computer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
2 |
32 |
8 |
体育 |
Physical Education |
4 |
144 |
9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
2 |
28 |
10 |
无机化学 |
Inorganic Chemistry |
3.5 |
70 |
11 |
分析化学 |
Analytical Chemistry |
3 |
60 |
12 |
有机化学 |
Organic Chemistry |
3 |
60 |
13 |
大学语文 |
College Chinese |
2 |
28 |
14 |
土壤学 |
Soil Science |
3 |
46 |
15 |
植物营养学 |
Plant nutrition |
3 |
46 |
16 |
生物化学 |
Biochemistry |
2.5 |
46 |
17 |
试验统计学 |
Method of Biologic Statistics |
2.5 |
46 |
18 |
植物学 |
Botany |
2.5 |
42 |
19 |
植物生理学 |
Plant Physiology |
2.5 |
46 |
20 |
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
2.5 |
46 |
21 |
线性代数 |
Linear Algebra |
1.5 |
32 |
22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
2.5 |
48 |
23 |
农业生态学 |
Agricultural Ecology |
1.5 |
30 |
24 |
农业气象学 |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
1.5 |
30 |
25 |
农业推广学 |
Agricultural Popularization |
2 |
30 |
26 |
土壤农化分析 |
Soil Agrochemical Analysis |
2.5 |
46 |
27 |
土壤地理学 |
Soil Geography |
2.5 |
46 |
28 |
环境监测与评价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
3 |
46 |
29 |
作物施肥技术 |
Crop 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
2.5 |
46 |
30 |
肥料工艺学 |
Fertilizer Technology |
2.5 |
46 |
31 |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oil Resources |
3 |
46 |
32 |
土壤改良学 |
Soil Improvement |
3 |
46 |
33 |
农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Agronomy |
2 |
30 |
34 |
园艺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Horticulture |
2 |
30 |
35 |
农业资源与环境导论 |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2 |
30 |
36 |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2 |
30 |
37 |
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2 |
30 |
38 |
农产品品质分析 |
Quality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
2 |
30 |
39 |
水资源与农田水利学 |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
2 |
30 |
40 |
土壤环境与食品安全 |
Soil Environment and Food Safety |
2 |
30 |
41 |
土壤退化与整治 |
Soil Degradation and Remediation |
2 |
30 |
42 |
土壤污染与防治 |
Soil Pollution and Control |
2 |
30 |
43 |
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 |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Laws |
2 |
30 |
44 |
绿地规划与设计 |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
2 |
30 |
45 |
仪器分析 |
Instrumental Analysis |
2 |
30 |
46 |
无土栽培 |
Soilless Cultivation |
2 |
30 |
47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orage & Processing |
2 |
30 |
48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
2 |
30 |
49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
2 |
36 |
50 |
军事理论 |
Military Theory |
1 |
36 |
51 |
军事技能训练 |
Military Skill Training |
1 |
2周 |
52 |
形势与政策 |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64 |
53 |
大学物理 |
College Physics |
2.5 |
48 |
54 |
生产实习 |
Production Internship |
2.5 |
5周 |
55 |
毕业实习 |
Final Comprehensive Internship |
16 |
33周 |
56 |
毕业论文(设计) |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
57 |
创新创业 |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
2 |
32 |
58 |
科技论文写作 |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
1 |
16 |
59 |
专业导论 |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
0.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