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环保事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有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文化素质: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专业素质: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初步能力。 身心素质:具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认识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和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创新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对新知识、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敏锐性,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会进行文献检索,懂科技写作,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应用于本专业相关领域。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经济等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专业知识: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三、修业年限、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若休学创业2年,可实行8年弹性修业年限。 (一)毕业条件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至少取得相应161学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毕业需获得的证书要求按“关于我院毕业生各类证书获取要求的实施意见”(院教字〔2012〕5号)执行。 1.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 2.英语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须达到325分以上(含325分); 3.普通话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三甲(70分以上)。 (二)学位授予条件 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符合《河套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科学 五、核心课程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湿地学、资源生态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环境工程原理及实验。 六、实践性教学要求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年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1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在第七、八学期带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并确定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全程指导。第六学期开题、确定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与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指导。 七、教学计划表(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