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青年博士王岳俊系列报道(上)

2017年12月04日 00:00  点击:[]

青年博士王岳俊系列报道(上)

日期:2017/12/4

青年博士王岳俊系列报道(上)

-雄心壮志拓未

王岳俊,男,汉族,198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2000年至2012年在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现名:冶金与环境学院)就读,2004年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8月,入职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任教以来,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不断钻研专业知识,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粉末材料的制备,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均匀球形氧化亚铜微粉、电子浆料用铜粉、银粉等,其中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主持研究的电子浆料用超细铜粉的制备工艺已获得专利授权,该法实现了产品形貌粒径可控以及过程原料的循环利用,已经达到了产业化要求。2017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获得“青年科技骨干”荣誉称号。

一、谦虚做人,积极进取

王岳俊老师政治信念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事,在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谦虚,一直严于律己,注重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的进修,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技术,还不忘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除此之外,为提升教学水平,多次外出培训,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参加去企业挂职进修培训,2016年5月在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参加新教师培训等。他通过培训、书籍、网络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理论和实践能力,在2016年6月指导的毕业论文中,有两位同学的论文荣获河套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二、关爱学生,弘扬师德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也是教书育人的起点和前提。

王岳俊老师虽未担任过班主任,但却时时刻刻像班主任一样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生活方面给与关心关怀。对于考研学生,多次主动对学生进行考研报考指导、心理辅导、课程辅导,并主动联系母校导师接收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对就业的学生,主动与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联系推荐,成功推荐2014级应用化工技术班的孟俊霞就业于内蒙古和易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环评报告书的编写),推荐同班的任俊祥就业于内蒙古天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型水处理剂的开发、生产);除此之外,还帮助联系、推荐2013级多位同学在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的企业面试。

三、不畏艰辛,带头建设学科团队

王岳俊老师有梦想,有激情,计划结合巴彦淖尔市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产业,针对内蒙古西部区有色金属冶金科学研究空白,开展有色金属冶炼及环保、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在河套学院组建一支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团队,促进当地有色冶金产业绿色发展,辅助学院教学科研工作。2016年,他向学院申请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实验室”,并获得学院的大力支持,为理学系应用化学教研室的环保方向教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2017年11月,他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协助推动“巴彦淖尔市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这将会帮助巴彦淖尔破解发展中的重大难题,形成科学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的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3年来,团队从零起步,到目前共承担各级项目11项,总经费超过100万元。团队科技成果逐渐产出,将会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上一条:学榜样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下一条:青年博士王岳俊系列报道(下)

关闭

版权所有© 河套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系    技术支持:河套学院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