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是原河套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2001年、2004年原巴彦淖尔盟8所大中专院校两次整合,各院校图书馆随之并入原河套大学图书馆,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2年,原河套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套学院。从此,学院图书馆步入建设发展的快车道。2017-2018年经过历时两年的准备,于2018年12月30日随学院迁址搬入新校区图书馆,新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研究员连辑先生为图书馆题写了馆名。
图书馆内设机构由“采编与信息化部、阅览流通服务部、咨询与用户教育部”3个管理服务部门组成。
图书馆现有馆员32人。其中:专业馆员14人,辅助馆员、管理馆员18人;副研究馆员及副教授14人、中级职称馆员13人,初级职称及以下馆员5人;硕士学位馆员3人、本科学历馆员25人,专科学历馆员4人。
图书馆建设拥有“河套学院智慧图书馆(LSP)服务平台”。可实现纸电一体化采购、纸电一体化管理、统一的经费管理、协同采编、统一的数据中心、智慧化服务、统一资源检索、统计分析及馆务决策等功能。
截止2023年底,图书馆现馆藏纸质图书108万册,纸质期刊3400多种,报纸86种,电子图书6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中外文电子期刊27939种。
图书馆有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博览厅、悟道厅、励学厅、明德厅、慎思堂、览胜堂、知行堂、思践堂、工具与特藏书库共10个供读者借阅、阅读学习的场所,阅览座位2700个。
图书馆建有报刊密集库、图书密集库、社科综合库、文学库、文教艺体库、工科书库、理生农医库、语言文字综合库、经济史地库、工具与特藏书库和正在建设的特色文献库(漠南文献库、罗鑑文献库、地方文献库、学院成果库),共14个文献库。
工具与特藏书库馆藏着《四库全书》1501册、《古今图书集成》164册、《四部丛刊》158册、有珍藏古籍线装书1300余册等珍贵文献。
漠南文献库是以原河套大学党委书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书协第四届副主席、巴彦淖尔市书协主席邢秀同志的笔名“漠南”冠名建设的书法文献特色库。馆藏着邢秀同志捐赠的书法理论、名家碑帖1.2万余册,书法作品1万余件。
罗鑑文献库是以原巴盟政协副主席、老红军罗鑑同志(1915年-2019年)的姓名冠名的特色文献库。罗鑑,山西省大宁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即入党,曾参加过平型关、忻口会战等著名战役,曾任八路军115师陈士榘支队二大队教导员。罗鑑文献库,馆藏着罗老捐赠的个人藏书2360册,期刊6814册。其中有:1960年到1985年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1--100辑、1958年创刊到1988年6月更名为《求是》的全套《红旗》等珍贵文献。
地方文献库馆藏着地方志、年鉴等特色文献。馆藏着原北洋政府总理潘复民国12年编著的《调查河套报告书》(1983年复制版)、1966年内蒙古水利厅和水利电力部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站合编的《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图集》等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巴盟水校校长文荣纯先生捐赠)。
学院成果库馆藏着学院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学院专家教授教学科研成果、论文论著及历届学生毕业论文等重要文史资料。
河套文化文献库、河套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库是学院自建数据库,收录河套文化研究相关论文1.6万余篇,学院教师发表论文4646篇、专利文献19篇。
图书馆“五位一体”的静文化,寓意深刻、特色鲜明。静文化由“净、静、境、竞、镜”构成其主体架构,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作为其意境注释;精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精辟论述,古今中外名人关于“明德励学,笃行致善”且与五个主体架构意境一致的名言或诗词60多首作为创作内容;由巴彦淖尔市市级以上书法家用“真、草、隶、篆、行”五种字体创作,装裱展示于各楼层厅、堂。旨在将图书馆建成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建成激励广大教师明道、信道、传道、教书育人,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读书的学习家园。